第一百零六章 华文三大报

为头越 落梅河 2083 字 10个月前

他至少想得挺明白,那就好。

从冯一平的角度来说,他还是希望能有人觊觎布坎南的位子,这样一来,他们双方的工作,都会很用心努力。

但如果布坎南不能正确的认识这个问题,比如冯一平回硅谷后,他打压今天蓄意在冯一平面前表现的布鲁斯,那就会造成内耗。

内耗,那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冯先生,”穿着高跟鞋的前台,迈着小碎步跑过来,“有一家中文报纸,想对你进行一个专访,我该怎么答复?”

“中文报纸?”这个冯一平也不是第一次接触,两年前为了自己的那本书,他在美国好几个地方做过演讲,那一次,他同样接受了纽约几家中文报纸的访问,不过,不是专访。

“让他们留下联系方式,最迟明天给他们答复,”想必这些报纸,也是看到了自己跟布隆伯格午餐的新闻,才跟过来采访。

“干脆带我去华人街转转吧,”冯一平说。

“好的,那我们还是去法拉盛,”

“这边曼哈顿南端下城,现在已经高度商业化,生活成本很高,911后,已经让很多人觉得曼哈顿不够安全,因此,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好多华人,都把家搬到了法拉盛,现在得法拉盛,才是纽约最好的唐人街,”

“那好,就去那看看,”冯一平从善如流。

…………

通过电影和电视,不少人都了解了曼哈顿上东区的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

那么与此相对的便是皇后区。

穿过收费站的大桥,马上就看见许多建筑工地,以及好多没有阳台,由砖块砌成的陈旧的居民楼。

举目望去,除了满世界的这种四四方方的老楼,就只有各种五颜六色但是艺术感十足的墙壁涂鸦,确实非常热闹。

而且,和一般对美国社区不同,在这,就是那些老楼下面,也被辟成了商店,和国内一样,生活非常的方便。

“人真多,”还没真正走下去,布坎南就感慨了一句。

华人聚居的地方,总是如此。

冯一平想起了以前听说过的一个笑话,“那次在曼哈顿中国城,我听一个餐厅老板说,有一天,他店里来了个客人,专门挑了靠门口,能看到外面大街的位子,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而且好像看不厌的样子,”

“餐厅老板好奇的问他看什么?那人说,我来自德克萨斯,来这就是看这些人的,”

“哈哈,”布坎南大笑,“德克萨斯州,真称得上是第地广人稀,他没见过街上一直这么多人,也正常,”

他们已经踏入热闹的“缅街”,这是法拉盛这个华人聚居区,最主要,也是最热闹的商业街。

当然,这个缅街,不要自作聪明的认为它跟缅甸有什么关系,真没有,那完全就是音译过来的,mainstreet。

走在热闹的缅街上,冯一平还是觉察出了这边与曼哈顿那边的唐人街不一样的地方,那边,听到的大多数是粤语交谈,而这一边,来自中国东南西北的口音都有。

忽略掉路边那些热闹的繁体字招牌,以及人群中为数不少的老外,冯一平恍惚有自己目前在国内火车站附近转悠的感觉。

所有的一切,真的都非常像,天南地北的货,南来北往的人,路边店里热情的电喇叭吆喝声,和国内火车站周边真没什么区别,热闹、嘈杂,看上去不太卫生,整体感觉,就一个字,“乱”。

“我这是在美国吗?”布坎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