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子义还知道粮草不够了吗?即是如此,你便回一趟三韩,重新的筹集大军粮草吧。”贾诩似是惊讶的看了一眼太史慈,然后呵呵笑道。
“筹集粮草?”太史慈一听,即是脸上一愣,像是这样的活计,随便派一位团长去做好可,为什么要让他这个军团长亲力为之呢?
似乎是看出了太史慈的不解,贾诩笑道:“三韩之地毕竟还是异帮,虽然我们统治那里己经数年了,可难保还有些人不会真心归顺。倘若是只派普通将军回去,怕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只有军团长亲去,才能起到足够的镇慑作用啊!”
听着贾诩的解释,太史慈还是一脸不解。
不错,三韩被张超所占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几年时间而以,但不得不说自他们去了之后,行了减免赋税,发展商业之法,那里的百姓确是比以前的日子过得还要好,即然日子好了,为何会有反心呢?
太史慈不解,甘宁也是一脸的不解,甚至他还出言道:“若是担心有事,不如就派加泥副军团长回去好了,他是那里土生土长的人,由他去应该问题大不。”
“正是。”太史慈也是附合而道。
眼看着两位军团长都是这个意见,贾诩面色即是一正道:“怎么?现在南皮城就在眼前,你们攻不下,现在吾让其去准备粮草你们还要推脱吗?难道忘记了临行之前主公是如何说的?一切军政大事要听军师的,会忘记了吗?”
贾诩突然摆起了军师的架子,这一下子太史慈与甘宁便不好在说什么了。
临行前,张超的确是有过嘱咐,上阵杀敌靠将军,决定出战与否确是要靠军师的。
要说别人想强迫他们做什么是不行的,是如果是张超的命令,他们确是不得不去服从。即是如此,两人即是心有不甘,亦也只得抱拳应是。
太史慈要回三韩筹集粮草了,这件事情很快就被传了出去。
对于这等作法,军团中的很多师长、团长都是十分不解。
要说大军作战,粮草的确是大事,但也用不着一位军团长亲自去做吧。可即然是军师的决定,甚至连太史慈军团长都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只是脸色有些不好而以,这些人也就不好在说些什么了。
太史慈走了,只是甘宁也不能闲着,按着贾诩的军令,他依然是去南皮城前叫阵,大骂着文丑的不是。甚至因为有了一丝的怒气在身,这一叫阵反而是声音更浓更烈。
南皮城中的文丑听到今天甘宁的喊声似是比以往还要浓烈一些,不由眉头皱得更深了,心中喃喃的道:“这个小匪,吃错了药吗?哪里来的如此之力气?”
文丑还自纳闷时,外面便有亲兵进入,尔后将一消息文书奉了上来。
这是文丑安排在城外的眼线传来的,当他打开一看,消息入目时,他这就是眼冒精光,“太史慈竟然回三韩筹粮了?”
对于这个消息,文丑看后自然是惊喜不己。只是他确没有马上狂笑出声,而是仔细分析这个消息的真假。
要说筹粮之事虽大,确也用不到军团长去亲吧,这其中会不会有诈呢?
这般想着,文丑即对手下亲兵道:“去,让探子在探,务必要把事情的真相给我搞清楚了。”
文丑并没有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喜极而乐,反是慎重的要求在探消息。如此又过了三天,三天之后,一些具体的消息也传回到他的耳中。
据探子来报,太史慈会离营,有着太多方面的原因。
其主要是两点,一是太史慈与甘宁两将质疑军师贾诩的能力,眼见南皮久攻下不,起了质问之举,这才迫得贾诩怒极之下做出让他去筹粮之决定。
二个原因就是三韩毕竟是异帮,倘若是派其它人去,似是生怕稳不住局面。
更重要的是,探子竟然还去了三军团的粮仓一看,发现那里的粮食的确是不多了。这或许是之前贾诩就并不认为南皮城多么的难攻吧,现反倒是因为文丑的死守而出了意外。
种种消息合并到一起,事件似乎就变得清晰了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了许多。
文丑看着这种种现报,一脸的凝重之表情。想了想对着身边的亲手道:“去,将淳将军叫来。”
淳将军,即是淳于琼,是他这一支军队的先锋将军,也是跟了文丑多年之人。
只是因为这一次来到南皮就被堵于此地,这先锋将军反倒是无多的用武之地了。
淳于琼,字仲简,颍川人。东汉时期官吏,于汉灵帝中平五年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为袁绍大将,与张郃、高览等人齐名。在官渡之战时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自己也被曹操处斩。
张超的出现,曹操与袁绍未有一战,此人便也是活到了如今。
这一次文丑叫其来,显然是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相比于其它的武将而言,淳于琼最擅长的并不是马上功夫,而是有些头脑之人。若不然,当初也不会成为与曹操同列的八校尉之一了。
很快,亲兵就带着淳于琼进入了议事厅中,尔后文丑就将手中的所有情报送到了此人面前道:“仲简呀,好好看看,然后说出你的意见来。”
淳于琼听闻不敢大意,这就拿起这些情报看了起来。
只是一会的时间里,淳于琼的脸色是一变在变,显然也被这些情报给惊到了。他没有想到,堂堂的一名军团长竟然会受制于一位军师,这怕也就只有在张超集团中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