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太史慈离营

要说筹粮之事虽大,确也用不到军团长去亲吧,这其中会不会有诈呢?

这般想着,文丑即对手下亲兵道:“去,让探子在探,务必要把事情的真相给我搞清楚了。”

文丑并没有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喜极而乐,反是慎重的要求在探消息。如此又过了三天,三天之后,一些具体的消息也传回到他的耳中。

据探子来报,太史慈会离营,有着太多方面的原因。

其主要是两点,一是太史慈与甘宁两将质疑军师贾诩的能力,眼见南皮久攻下不,起了质问之举,这才迫得贾诩怒极之下做出让他去筹粮之决定。

二个原因就是三韩毕竟是异帮,倘若是派其它人去,似是生怕稳不住局面。

更重要的是,探子竟然还去了三军团的粮仓一看,发现那里的粮食的确是不多了。这或许是之前贾诩就并不认为南皮城多么的难攻吧,现反倒是因为文丑的死守而出了意外。

种种消息合并到一起,事件似乎就变得清晰了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了许多。

文丑看着这种种现报,一脸的凝重之表情。想了想对着身边的亲手道:“去,将淳将军叫来。”

淳将军,即是淳于琼,是他这一支军队的先锋将军,也是跟了文丑多年之人。

只是因为这一次来到南皮就被堵于此地,这先锋将军反倒是无多的用武之地了。

淳于琼,字仲简,颍川人。东汉时期官吏,于汉灵帝中平五年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为袁绍大将,与张郃、高览等人齐名。在官渡之战时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自己也被曹操处斩。

张超的出现,曹操与袁绍未有一战,此人便也是活到了如今。

这一次文丑叫其来,显然是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相比于其它的武将而言,淳于琼最擅长的并不是马上功夫,而是有些头脑之人。若不然,当初也不会成为与曹操同列的八校尉之一了。

很快,亲兵就带着淳于琼进入了议事厅中,尔后文丑就将手中的所有情报送到了此人面前道:“仲简呀,好好看看,然后说出你的意见来。”

淳于琼听闻不敢大意,这就拿起这些情报看了起来。

只是一会的时间里,淳于琼的脸色是一变在变,显然也被这些情报给惊到了。他没有想到,堂堂的一名军团长竟然会受制于一位军师,这怕也就只有在张超集团中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吧。

南皮城中,文丑逃了回去,又挂了上免战牌,这让甘宁一脸的喜色。

这个所谓的悍将文丑也是不过如此嘛。

在甘宁一脸战意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之后,他又接到了贾诩的新命令,那就是前去叫阵,引文丑出来继续一战。

对于这个任务,甘宁自然是乐于行之。当下就与太史慈一起带兵来到了南皮城下,开始叫阵起来。

所谓的叫阵只是一说法,但其实就是刺激对方出战而己,而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通常是什么样的手段都会用的,比如说谩骂便是经常行之的手段之一。

南皮城下,甘宁在城下带着士兵不断的叫骂着,什么丑汉不敢出战、丑汉怕出来吓倒人、文丑就是一个懦夫、就是一个胆小鬼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喊声自然就传入到了城中,先是引得守城的袁绍士兵一脸的气愤,接下来就是无可奈何,在接着就是引来了城中文丑的怒火。

被人如此的谩骂之下,文丑如何能忍,这就上了城楼。可是当由下而下看去,看到不仅仅只有甘宁,太史慈也是于一旁在列时,他那一腔怒火便是化为了乌有,他可是很清楚,凭自己胜不了这两人的,便是冲下去也是于大局无用。

如此,文丑又一脸怒容的回到了城中。任由那谩骂之声天天响彻在南皮城门之上。

这一骂竟然就足足是十天的时间。

十天的时间中,甘宁就像是上班报道一般,早上太阳升起就带兵去叫阵,直到晚上太阳落山这才回来。

十天,文丑也是隐忍了十天,那怒火从脸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引得在城中所有人都不敢于接近他,似是生怕被无辜的波及到一般。

骂了这些日子,甘宁也有些意兴阑珊了,毕竟天天只是逞口舌之快而己。初一始还有些意思,时间一长也是食之无味了。

“军师呀,这样子骂下去怕是不行呀,这个文丑就宁当缩头乌龟了,我们接下来如何是好。”甘宁晚上回归到军营中后就去了军师之帐,一幅大吐苦水的样子。

听到甘宁这一问,一旁的太史慈也是望向着贾诩,显然也想等着回答。

“呵呵。”贾诩倒是不急的一笑而道:“怎么?兴霸骂够了?”

“够了。依我之见,还不如举兵攻城的好,尽管南皮城不好攻,可是只要指挥得当,将军够猛,士兵用命,也是有着希望的。”甘宁借机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显然在他看来,这天天去叫阵,倒不如攻城来得痛快。

“嗯,攻城也行,只是如此一来,我们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这也未必就会取得胜利了,你要知道,我们双方兵力可是相等呀。”贾诩没有直接否定甘宁的意见,只是通过另一个方式来说此计不可行。

甘宁自然也知道硬攻非是上上之道,现被贾诩这一说,他也是摇头回到椅子上座下,而后道:“这不行,那不行,总不能就这样僵持着吧。看那五军团都己经立了大功了。”

“是呀军师,长此以往,我们的粮草怕就是不够了。”太史慈也是出声说道。他一直认为有贾诩在,攻下南皮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可是十天过去了,对方未出一计,这也引得他心中有些着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