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这个时代”在鬼神一事之时,儒生是非常矛盾的,就连孔子也是一面说,敬鬼神而远之”一面在其所著的《春秋》中将所有的政治事件,战争结果,跟天地的伟力联系在一起。
认为历史是由天所引导的。
孔子的这个结论,得到了几乎所有学派的认可。
好存对于此事”张恒早有预案。
“非也!”,张恒摇摇头道:“上帝赐福,此陛下洪德所致,为人臣子,不敢妄议!”,一句话就把一切问题都撇开了。
比起赤裸裸的拍刘彻马屁,说一大堆赞美的话”效果还要好!
张恒深知,在此事之上,他再怎么绞尽脑汁,也没办法跟那些能把文章写出huā的职业马屁专家相比。
而且,他的身份也限制了他,不能在这个事情有太多的表态。
所以”只好剑走偏锋,在刘彻面前留下一个,正直,,柔克i的形象这也是当年汲黯屹立不倒的诀窍一坚持原则,就事论事”不偏不倚,堂堂正正。
张恒如今学来”效果还算不错。
刘彻笑了笑,道:“敬鬼神而远之!听说后生给自己表字,子迟,,如今看来还真有几分子迟之知!”,“王翁过誉了!”张恒连忙谦虚道。说着,就带着刘彻走上阵陌道路,朝自己家走去。
阵陌两侧的麦苗,翠翠绿绿,在这万物萧瑟,寒风呼啸的冬季,让刘彻眼前一亮。
刘据跟到彻见面的机会,老实说,很少很少。
这半年来平均也就半个月父子能见上一面。
这还是这半年来父子关系明显改善的结果,从天汉三年起,刘彻刘据父子就因为刘彻执意将酒也列入国家专营,还征税酒税的原因,一度闹得很僵。
整整一年,刘彻见到刘据就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面全是火气。
一度,他都想废太子了!
太子如此单纯,非国家之福!
最后,刘彻还是服软了,因为当时他选定的太子继承人,当时还没封王的刘膊表现令他失望。
若当初,刘膊能有现在的刘弗陵一半聪慧。
说不定,那年,刘彻就要动手废太子了。
天汉四年夏,刘彻封刘膊为昌邑王,命其出长安就国,算是给那次的废太子风波,画上了句号。
但父子关系,却就此僵硬了下来。
直到今年,才慢慢好转。
而带来这一切变化的,刘彻心知肚明,就是眼前的年轻人张恒。
“后生,听说你跟搜粟都尉桑弘羊要结亲了?”,刘彻问道。
“不敢欺瞒王翁,正是如此!”,张恒笑着答道,顺便发出一个邀请:“婚期就定在下月辛亥日,届时王翁若得空,还请不吝赏光!”,“呵呵!”,刘彻摇了摇头,道:“老朽老矣,恐很难再像现在这样出门看看了……”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他对在身旁侍奉的金日谭吩咐道:“翁叔,将吾的那块凤玉拿来!”
身边的金发异族男子,点点头,取来一块小巧玲珑的玉佩。
刘彻将那块玉佩递给张恒道:“这是老朽给新娘的贺礼,别推辞收下罢!”,张恒也不矫情”大大方方的接过礼物,揖首谢道:“长者有赐,学生不敢辞,谨谢之!”
“这就好!”刘彻满意的点点头。
对于张恒跟桑弘羊的联姻,刘彻是打心眼里赞同的。
在他眼中,张恒跟桑弘羊联姻之后,以现在张恒跟太子的关系,将来,他百年之后就不用担心倾注了他大半辈子心血的盐铁官营制度,有人亡政息的可能。
“后生方才好像在吟一首新作……”,刘彻不动声色的问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刘彻把玩这句诗句,看着张恒笑问:“后生想去尝试一下游侠儿得生活?”,“非也!”张恒拱拱手,心道:“我一直在等你问呢!”,“不敢欺瞒王翁,此诗还有下文!”,“恩?”刘彻好奇的问道:“说来听听……”
张恒于是就将《侠客行》后面的诗句背诵了出来。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刘彻微微一笑,把玩着这些新奇的诗句:“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huā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好诗!”刘彻抚掌赞道,这几句一出,全篇的风格就完全变了”从对游侠的赞誉,变成对忠臣志士的推崇。
妾中自古多豪侠,民风好侠。
张恒又是一个气血方刚的年轻人,从前作《胡无人》中,刘彻就能看的出来,这今年轻人,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因此”能写出这样热血的诗作出来,刘彻倒并不好奇。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春秋中,流芳百世外?”高老七的心神却全在了被张恒改过的最后一句之中。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高老七看着张恒”微微发怔:“这就是侠的最高境界吗?难怪我以前一直觉得,虽然我一直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可却总是少了些什么,原来原来,真正的侠,是这样的!”
这一刻高老七醒悟了!他觉得自己已经似乎找到了追寻已久的真正的游侠道路”一个能超越前辈剧孟、郭解成就的道路!
张恒念完最后一句,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最后一句,他是没办法”不得不改。
因为里面的典故,张恒翻遍了所有的书籍”都没有找到。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有太多的典故没有发生。
像成语,不学无术,,就是霍光的政敌,给霍光贴的标签,在这个时代,是特定给霍光一个人所用的,就跟南陵的某些人在私下议论的时候说起小人这个词语的时候,不用想,大家都知道,指的就是张恒。
“意境不错!”,反复揣摩一番之后,刘彻给出了评价,但却也仅此而已了。
终究,在这个时代,赋才是主流,才是正道,就连楚辞都成了偏门了。
不过也没妾系,诗词歌赋,本就不过是调剂之用。
真正的实力,还是得看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其他的一切,吹的再好,也顶多能混个侍中,或是像枚乘之子一样,当今专门给天子写赋赞美的御用文人。
就连司马相如,也被自己的名声所累,尽管有治世之才,最终却还是没办法实际为官一任。
所以,不擅长作赋或者说不能抄袭名赋大作,对于张恒来说,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不用担心以后被人抓住名声,做文章,给他的未来设置障碍了虽然张恒本心还是不想当官。
当时代如此,由不得他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