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允厚觉得温体仁这家伙太不地道了,这么玩会玩死人的好不?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太他娘的刺激了。
抓住机会的郭允厚赶紧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温大人言之有理,应先于通州至京城试行,然后再向山海关方向修建。”
崔呈秀不干了:“启奏陛下,此等军国之利器,自然先用于军中。
由京城至山海关一路修建,同样能起到试行的作用,何必修建京城至通州这么点儿距离的铁路?不过是浪费国库银钱罢了!”
郭允厚大怒:“若是直接修建至山海关一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你崔大人负责的起么?”
两人争吵之间,徐光启的脸都黑了。
老夫制造出来的东西就这么不靠谱?
徐光启正要开口,崇祯皇帝却突然之间开口道:“朕打算直接修建两条铁路,一条由京城通往南直隶,另一条由京城经通州,通往山海关。”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温体仁就先蛋疼无比了:“陛下慎言。此物若要修建起来,所费银钱定然不少。
两条一起修建,所费必然更大,而且还涉及到征发民夫,更何况是由京城至南直隶何止千里?臣请陛下慎重考虑。”
崇祯皇帝却笑呵呵的道:“花就花呗,反正钱是不缺的,光是江南的赋税加起来都足够修建个五六条由京城至南直隶的铁路了。
更何况,征发民夫,朕也给钱不是?实在不行,还有建奴不是?”
合着您老人家都计划好了,刚才半天就在这儿看戏呢?
温体仁还是反对道:“陛下,就算是赋税足够,可是铁呢?臣刚才看过了,这蒸汽机车也好,还是车厢也好,就连这两条铁轨,可用的都是钢和铁打造的。
我大明一年的钢铁产量若是都用于此物,自然是可以的,可是军中还有大量用到钢铁的地方,民间所需更多,又该如何是好?”
崇祯皇帝干脆一脸无赖的表情道:“那是工部的事儿,至于是开放铁器专营向民间采买,还是加大炼钢炼铁的力度,自然由工部去想办法,朕只要结果。”
可以,这很符合您老人家一贯以来的形象和作风——自己想一出是一出,有了麻烦就扔给手下去解决。
薛凤翔却高兴了,干脆躬身道:“启奏陛下,此物是皇家学院打造,还是由工部来制造?”
崇祯皇帝想了想,开口道:“工部,皇家学院只管研发改进,具体的制造由工部来负责。
另外,这蒸汽机车除去比较核心的部件之外,剩下的其实可以用向民间采买的法子,合格了给钱买,不合格了不给钱,这样儿制造的速度也能提升一些不是?”
见把这蒸汽机的制给捞到了手里,薛凤翔更高兴了,躬身道:“臣一定不负陛下厚望!”
郭允厚见崔呈秀和薛凤翔都捞到了好处,只有自己还啥玩意也没有,当下便躬身道:“启奏陛下,此物以后归哪一部管理?”
言下之意,就是这玩意你造出来了,想要运行也没问题,但是总得有个婆婆来管着才行。
要不然的话任凭车夫随便怎么开?那不乱套了么?
崇祯皇帝笑呵呵的道:“自然是归户部。户部另设一司,专门负责铁路诸事,诸如何处停靠,何时发车,装载何物等等,都由该司负责。”
等到郭允厚也躬身应了之后,崇祯皇帝才笑眯眯的道:“诸位爱卿不如随朕一起回宫,再好好商议一番。
嗯,还有都派人回去通知一声,就说今日朕于宫中赐宴,几位爱卿都不要再回家吃饭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崇祯皇帝想要一次性修建两条铁路的事儿基本上就是这么定了下来。
而且这事儿不管是兵部还是户部,或者是工部,都捞到了自己想要的。
徐光启更是乐得把这玩意扔出去给别人制造,皇家学院专心改进这些东西就行了,制造什么的,太麻烦了。
徐光启躬身道:“陛下,一百万两,是不是太多了些?”
不怪徐光启这个反应。
从商周开始直到大明崇祯皇帝,科技发明向来就不被重视,赏赐不是没有,但是极少极少。
哪怕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赏赐。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热衷于东华门唱名而没有人愿意钻进技术里面,不是有四个字来形容么——奇技淫巧。
如今崇祯皇帝突然间给出来这么高的赏赐,别说是徐光启了,就算是换成鲁班来了,心里也得发虚。
不过,崇祯皇帝倒是觉得给的太少了些,沉吟一番后,干脆又接着道:“拟诏,徐光启有大功于国,着晋鲁国侯,加文渊阁大学土;墨烨有大功于国,着晋齐国侯加文渊阁大学土。
特允其世袭三代。其余人等,各有封赏。”
崇祯皇帝也是豁出去了,既然以前的历代帝王们不重视,没关系,朕来开这个头,只要有好东西弄出来,朕就不吝封赏。
封侯算什么,你老徐现在要是给朕弄出来几台电脑,朕给你封个国公都没有问题。
崇祯皇帝正想问问老徐的意见呢,回头一看老徐已经趴地上去了,声音中已经带上了哭腔:“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因为弄出个机械出来就封侯的,打从开天辟地,自己这也是头一个了吧?
更何况,这玩意还是在崇祯皇帝的指点下弄出来的,自己要说功劳苦劳,那肯定是有的。
但是,真正的主要功能不应该落在自己的头上啊,起码崇祯皇帝应该分走很大一部分才是。
崇祯皇帝却是感觉无所谓。
老徐再牛逼,搞出来的东西再好,那也是自己的手下,自己当皇帝的用得着去贪下面臣子的功劳?完全就没有那个必要不是?
凡是上面的人去贪下面人的功劳的,统统都是些蠢蛋。
把手下的功劳实打实的展示出来,一来显得自己肚量大,二来显得自己会用人,三来手下也会感激自己的提拔,这样儿最后的好处无论如何都会落到自己头上一部分。
可是要是贪属下之功为己有,不被人发现也就算了,一旦被人发现,名声可就臭了,而且还遭人嫉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可是道理谁都懂,真到了自己面前的时候,有的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有的人则会突然间二哈附体,犯蠢。
崇祯皇帝的选择就很正确。
眼见徐光启趴地上去了,崇祯皇帝赶忙走了两步,扶住徐光启的胳膊道:“徐爱卿快起来。”
等徐光启站了起来之后,崇祯皇帝看着满头白发的徐光启,叹息道:“爱卿一辈子忠敬为国,不管是为了大明,还是为了汉民族,你做出的一切,甚至于比朕还重要,辛苦你了啊。”
徐光启闻言,又欲跪下谢恩,可是崇祯皇帝抓着徐光启肩膀的手却没有放开。
掺住了徐光启,崇祯皇帝笑着道:“朕从来不觉得一个状元郎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朕需要,甚至于可以年年都有一个状元郎。
可是徐爱卿和墨烨这样儿的人才,才是我大明最富贵的财富。”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倒真是发自于肺腑。
前世之时,崇祯皇帝可是听说过一句话的。
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通知司法部:“决不能放走钱学森,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因为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美军的五个师是什么概念?
后世的种花家,一个师的编制大概是一万多人,可是美军的编制,向来就比别的国家的要大一些,大概是两万人左右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