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狗皇帝码字

“怎么样?先是吊起来打,接着补更,又写了保证,后来是还断,断了大半年,再去补更。”

“后来呢?”

“后来还是断更了。”

“断更了怎样呢?”

“怎样?……谁晓得?许是去中关村了。”

编辑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收拾他的东西。

年终评定过后,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隆冬;我整天的靠着空调,也须穿上羽绒服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读者催更,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拿发一个单章。”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狗皇帝便在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条破丝袜,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笔记本,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再发一条书评。”

编辑也伸出头去,一面说,“狗皇帝么?你还欠更呢!”

狗皇帝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码罢。这一回要单章,推荐位要够。”

编辑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狗皇帝,你又断了更了!”

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

“取笑?要是不断,怎么会去中关村?”

狗皇帝低声说道,“爱好,我愿意……”他的眼色,很像恳求编辑,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编辑都笑了。

我拿了客户端,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一个诺基亚,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机码字的。

不一会,他写完了书评,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狗皇帝。

到了第二年评定等级,编辑取下粉板说,“狗皇帝还没还完欠更呢!”

第二年的年底,又说“狗皇帝还没还完欠更呢!”

到最后可是没有说,再到倒闭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狗皇帝的确去中关村了。

中文网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单独隔开一些矩形的桌子,桌子上预备着纸笔,可以随时码字。

码字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个小时,点一张a4纸——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现在要花十个小时,点一台电脑——桌子边站着码字,边聊晚上的外卖;

倘肯多花一小时,便可以多写一个章节,或者请假条,做以后的备用——如果码到十几章,那就能得到专业盟主的赞许。

但这些在这里码字的作者,多是宅腐基,大抵没有这样耐心。只有主角是皇帝的的,才踱进一楼的院图里,带笔带纸,慢慢地坐着码。

我从十八岁起,便在中文网里当清洁工,老板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各位大神,就在网站里做点事罢。

来这里的学码字的作者,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没有睡醒的也很不少。

他们往往要亲自等着求的票送来,看过推荐票有没有少,又仔细数上涨的月票,然后才码字:在这严重心不在焉之下,伺候好作者们也很为难。

所以过了几天,老板又说我干不了这事。

幸亏我爸是中文网的股东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门发书评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每天来到专教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编辑是一副凶脸孔,码字的作者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狗皇帝到这里,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狗皇帝是站着码字而主角是皇帝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副厚得光线都无法折射的眼镜挂在脸上。

码的虽然是皇帝文,可是又短又小还欠更,似乎码了十多年,还是删了再码,码了再删那种。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扑街固穷、太监难得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的主角是皇帝,别人便从《回到明朝当暴君》上的“欠更全是狗皇帝”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狗皇帝。

狗皇帝一到这里,所有码字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狗皇帝,你身上又添上新的刀片了!”

他不回答,对编辑说,“借一支鸭嘴笔,两张a4纸。”便拿出写字板。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断更被读者教训了了!”

狗皇帝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去发单章认错。”

狗皇帝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发单章不一定是认错,也可能是……请假!……跟读者请假不能算请。”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四千大章”,什么“绝不灌水”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网站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