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页

……

金之星表面充斥着两万年前的雕琢。

圆弧大地的表面,坑道排列非常规整,这些是上一代文明留下的。

当年的文明,控制恒星的材料也就来源于金之星,也开采过这个行星。而在金之星表面甚至还有一些方块基座的土丘,这和当今土之星预备建造的金字塔发射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没有维护,内部电磁结构撑不起庞大的建筑重力,只能倒塌。

金之星表面残垣断壁,那么当年那个包裹恒星的结构,又在今日何处?

那种人造物,是无法长久存在于太空中的。当引力爆发时,那个结构就已经碎裂了,而随后在太阳射线灼烧下,会粉碎成宇宙尘埃。

最后由于大行星能够清空轨道上物质,这些物质最终又落回了金之星,形成了金之星表面大量粉末状态的土壤层。这种土壤层在引力上万年作用下被压实,形成了‘脆脆’金属质页岩。

而这些沉积层也很好地为那个时代设备进行了保留,一个个大型机械,宛如化石一样在金之星存留至今。

联邦其实在几百年前就知晓上一代文明是如何击退神祇。但是知晓,并不代表就有决心能执行。

测绘恒星需要庞大的工作量。对各个节点的物质量子态的调节,也需要十亿次的实验。而那时联邦无法用合适道义完成动员,去执行这么庞大的工作量。

三十年前,土之星上连动员平民脱离摇篮享乐,建设海洋都做不到。自然也做不到动员顶端人员对神灵抵天一击。

撬动恒星引力不仅仅需要奉献,还需要牺牲。

第018章 身铸日冕

宇宙历862年,金之星表面已经“液态化”,无线传输的方块形电磁机器人,如同流水一样在金之星表面分布。

金之星表面换上了一款全新的‘科幻’皮肤,而在“皮肤”的下层,是密集的有线电缆网络。

电能的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并非替代关系,而是技术相互辅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