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一平提起这个,当然也是有原因的,从03年起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闻鸡色变,到时就是他们这大山里的鸡没染病,主推鸡汤煮面的面馆,怕也不会有什么生意。

“你说的在理,但这不是个小事,不说要投多少钱,养猪场该怎么办,我们一窍不通,而且,那么多猪,将来能卖掉吗?”二伯说。

“爸,这个你不用担心,不用饲料喂出来的猪,哪里不好卖?在农贸市场找几个卖猪肉的摊子,一天就能买几头出去,就叫玉萱她在省里找找,一天不说十头,卖五头猪一点问题没有吧,我们刚办起来,一年能出栏多少?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东明哥说。

“也不急,到时候二伯你和四叔,加上我爸,一起坐下来商量吧,办养猪场这个事也不难,农牧局有这方面的专家,要是他们不在行,还可以到农业大学找知名教授。”

冯一平今天提一下就好,反正爸妈的工作已经做通了,那接下来的事,基本不用他操心。

第二百零一章 变相自荐

“多吃点鱼吃点肉,你们两个,怎么总是吃那些包菜粉丝?”

这是大年二十九的早上,今年腊月没有三十,二十九的就是除夕,此时听着屋外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家人正在吃着一年最重要的一餐饭。

冯一平和姐姐相视一笑,避过爸妈夹到自己面前的那些硬菜,还是去抢那些包菜和粉丝。

其实这一年年的过年,只要回到家里,吃的菜都差不多,就年景好的时候,肉多点,年景不好的时候,素菜多点。

怎么做他也会,但是,好像只有家里,只有妈妈能烧出这个味来,这种味道,是花大几千在外面高档酒店里订的年夜饭里吃不到的。

这种味道,很香甜,很亲切,很舒适,很妥帖,吃起来有些久别重逢的意思,配合每到这个时候,格外絮叨的妈妈和份外和蔼的爸爸,就组合成了最完美的一餐年饭。

这餐饭,照例吃菜就能吃饱,喝完杯子里的可乐,冯一平趴在窗户上,通过纱窗上的破洞,看着那些在外面高兴的玩闹着的小家伙们,他们这个时候,玩的还是各种鞭炮,有些小家伙,还会在那些鞭炮纸屑里去找那些漏网之鱼。

小的时候,冯一平也一样,能从那一大堆纸屑里找到一两个完好的鞭炮,心情就会相当美丽。

“别看了,你小时候比他们玩得疯,”冯玉萱在身后说,“有一次,你和别人斗狠,把小指那么粗的一个鞭炮点燃了引线,偏偏要放在手心里,等到最后才扔出去,成功了三次,最后一次迟了一点,把手都炸青了好大一块,我记得妈为这事没出正月就打我。”

姐姐这一提,冯一平大概也记得好像有那么一回事,难怪后来有些怕这玩意呢,原来是被炸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