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又骂轿夫:“一乘轿子四角方,四个龟儿抬姑娘,灯笼火把两边排,看你噶婆上轿来……”
唱词具有非常深刻的幽默性、讽刺性、刺激性,听起来好像把人挖苦得无地自容。
然而大家不但能接受,还特别爱听,被骂的人竟然怡然受之,心里反而高兴得不得了。骂道精彩处,被骂之人还会哈哈大笑,得意洋洋地喝彩:“诶这首骂的我,这首骂的我,好巴适!”
周围人都跟着哄然叫好。
回程路上彩礼变嫁妆,押礼先生和知客师角色互换,思信叔还是女方的,不过身份变成押嫁妆的押礼先生了,大姑爷则转换成男方的知客师。
这套礼仪叫“回车马”。
一路吹吹打打喜气洋洋,结果才到半路万大力就开始带头,何苗几个轿夫跟着起哄使坏。
脚步随着吹打节奏浪了起来,一进三退,把轿子抬得前颠后倒,左摇右摆。
可把篾匠叔急坏了:“哎哟你几爷子要不得!”
李君阁作为傧相,赶紧摸出红封封塞过去,才算把玩“颠轿”玩得兴起的几个妖孽安抚住。
饶是如此,轿子中的良子已经被吓得花容失色。
周围人看得喜笑颜开,不住地指指点点,拿篾匠叔打趣。
远远才看见蛮溪竹坊,那边鞭炮就噼噼啪啪地放了起来。
直到轿子抬到路边,正对堂屋正中站好定还没有停放的时候,押礼先生就要表示接亲任务圆满完成,说几句有所交待的礼话:“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新人到此,车马回乡,马头三寸插红旗,炮响三声人尽知,人人说是神仙过,却是黄家娶亲回。”
大姑爷代表篾匠叔以礼话回谢:“娘家车马请进屋,婆家车马请回乡,一张桌子四角方,张郎设起鲁班装,四边镶起银牙板,中间插起三炷香,吉神吉祗都来到,祝贺新郎与新娘。”
凡梅嫂子和玉莲嫂子笑眯眯地上前,她们的身份是“牵亲娘子”,是催促新娘下轿的角色。
只见凡梅嫂子手持缠着红花的柏树桠,前去撩开花轿门帘,笑道:“东方一朵紫云起,西方一朵红花开,紫云起,红花开,请新人,下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