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洗衣裳煮茶饭,样样讲给女儿听。
齐麻纺线我学会,勤俭持家牢记心。
带儿带到十七八,爹娘为我操碎心。
穿起新衣离爹娘,颗颗泪珠滴衣襟。
爹娘见儿要分离,难舍难分泪淋淋。
我劝爹娘莫伤心,定报爹娘养育恩……”
句句酸辛,唱的情深意切,以四爷爷的豁达,都不禁两眼含泪。
周围良子平常的好姐妹,更是哭得泪人似的。
良子拜毕,少平妈又递给良子十二双筷子,良子转身结过,在过堂屋门坎时候,前甩六双由爹妈拣,后甩六双由哥嫂弟妹拣,这个风俗叫“甩筷”。
接下来就该上轿了,一般是舅舅背新娘入轿,由亲哥哥、表哥等四人起轿,在院坝周围走一圈,然后交与轿夫。
良子这里只能由猎户叔代劳,然后李君阁几个堂哥表哥抬轿,转了一圈后笑嘻嘻地交给万大力何苗等人。
少平妈又开始代唱上轿的哭词,大姑爷又说几句简短的启程礼话,大家开始簇拥着花轿踏上回程。
气氛到此就一变,从女方的依依不舍哭哭啼啼变成男方的欢天喜地锣鼓喧天。
只有少平妈还在代替新娘哭中带骂,一会骂媒人:“媒人是条油嘴狗,这边吃了那边走……”
“哪个兴的媒说亲,丧你妈的鬼良心……”
一会儿骂押礼:“往回押礼骑白马,这回押礼骑扫把。往回押礼吃得好,这回押礼吃青草……请姐拿根青冈棒,把押礼打在牛滚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