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米》这部电影有好故事,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有,陆夫并不喜欢,但确实能带来轻松跟愉悦的搞笑点子。

陆夫文章的标题想到了,《商业而又文艺的故事片,《李米》》。

最痛苦的是不能过多剧透,因为这是行规,这是职业道德,独立影评人更应该如此。

陆夫的文章向来非常的犀利,他可以无比推崇《看上去很美》,用一句《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骂人话当标题,他也可以无比佩服曹老师对剧情的把握,怒怼其他导演。

同样痛苦的还有江小鱼,他也为不能过多剧透而难受,但更加难受的是担心,他担心白实秋这个戛纳影帝,无论是演技还是帅气都是可以碾压各路好手的,目前国内的当红小生就此结束自己的演艺生涯。

对了,之前的那个赌注,这个赌注太冒险了。

江小鱼在看完了《李米》之后,他无比的喜欢,甚至就他个人的喜好来说,《李米》是本次电影节中最为让人难忘的电影,或者干脆点儿,是最好的一部作品了。

之前的他,觉得《天狗》是最为出色的,因为这部电影也有一个非常非常动人的故事,但现在来看,《李米》必然会比《天狗》在商业上成功,至于说故事方面,两部电影各有千秋。

也许陆夫说的没错,江小鱼的评论中多少有商业的味道,但这其实是大势所趋,难道电影拍出来之后不是为了卖钱赚票房只是为了去拿什么艺术大奖吗?

这种思维应该扔下了,也许以票房论成败这确实容易让人唾骂,可现实就是,我们中国的电影市场,之前惨到电影人都去拍电视剧了,电影作品都没多少,现在市场逐渐的发展起来,这靠的是什么在支撑?

奖?

明明是票房!

江小鱼深刻的明白一点,有了赚钱效应,才能让中国电影发展起来,甚至03年的七君子事件,他们提出的一个说法特别的有意思。

七君子自己看到的是wto生效之后,即05年,每年40部的引进数量,我们中国电影将会受到的国外电影,说穿了,就是好莱坞电影的强大冲击,我们很可能会垮掉,国内的市场被国外电影占领。

所以,他们才进言上书,wto的事情在他们的上书中明白清晰,希望上级能放松对他们的管控,让他们可以在电影市场中大展拳脚。

但,最为讽刺的是,别说03年,就算是到现在,七君子没有一部电影赚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