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马锦程,当初得知结果时真的是喜出望外啊,因为他才大一!其他人怎么也是本科毕业了。
马锦程当然不知道,他其实是大师随便在纸上划拉名字划拉出来的结果。
几个萌新对这个提议非常认可,就各自找了题目去检索,打算打印下来。
马锦程又拿了手机,拍了照片,在朋友圈里刷存在感:“学习大师的论文,珍惜难得的机会,成为像大师那样伟大的人,加油!”
旁边几个人都在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啊,不牢靠啊……
马锦程分到了《加固材料的布局与船体结构优化的研究》这篇论文,他搜索了一下,出现了两篇论文。
这还是马锦程第一次检索论文,小心核对了作者名字,点进了作者署名万科研的,认真啃了起来。
马锦程虽然优秀,但毕竟是大一的超级萌新,啃起来难免吃力,只觉得晦涩难懂,各种英文术语让马锦程不得不一直停下来查词义,一会儿就眼花缭乱,快晕了。
“不愧是大师级的人物,这论文写的真有水平……”马锦程赶快拍了张照片,又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里,评论了一句。
就跟他真能看懂似的。
旁边几个人,也是皱眉不语,这论文,有些人就喜欢向深了写,向晦涩了写,不这样似乎不足以显示自己水平一样。
马锦程努力了半晌,把这论文大意翻了一遍,就举手投降了。
看其他人都在一脸认真的学习,马锦程也不好意思说自己看不懂啊,一定会被其他的萌新嘲笑的。
马锦程想了想,点开同样题目的另外一篇论文看了起来。
这篇论文的署名为“打豆豆”。
打豆豆的一些论文,已经经过了同行的评议,被收录到了sci、ei之类的论文索引机构收录了进来,现在已经可以直接在sci里检索到了,也已经有很多人拜读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