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炯从公文包里拿出方案,递过去:“达人秀前期的海选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下周五晚上正式开始录制,唐导那边海选通过名单有4000多组,我们这三周主要是在遴选淘汰,争取选出才艺水平最高的400组备选,大名单已经出来了,都在这里。”
杨安粗略看着计划,这套计划书是在好声音相同的模板上修改过的,而且有自己节目的特色,与时俱进嘛,但效果怎么样杨安不知道,他正等着何炯他们的最终400组大名单出来,然后亲自把关,再淘汰最后50,剩下200组,节目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何炯又递过来一个u盘,补充说道:“粗剪视频已经分类统计,在这个64g的u盘里放着。这是唐导交给我的,按照规定,我不能看。”
杨安接过来:“吃完饭我就回去看看,明天给你结果。”
一旁切牛排的沙贝有点好奇:“400组视频,平均1组看5分钟,都要一天多时间,你一晚上能看得完吗?”
杨安笑起来:“又不是我一个人看,唐导,编导组的人呢?”
唐涛答道:“已经去酒店等着了,他们在做维德筛选。”
沙贝没有做过电视台的统筹工作,有点好奇:“什么叫维德筛选?”
杨安解释道:“就说这400组选手,按照才艺不同,唐导给他们分了8大类,每一类都有50组选手。比如有50人唱歌才艺,根据唱功基础,歌手外形,所处的外部环境等9项硬指标进行初步打分,下面再进入外部环境这个单元,细分成选手年龄,职业,家庭情况等各种指标,可以进行三次排序。到最后,交给我的就是一张图表,我可以按照细分的特质,很简单地选出合适的人选,而且是不重复的人选,这样的话,400组人选,我亲自审核的最多只有70组,不到六分之一,三四个小时就看完了,其余的人选可以交给编导完成。”
沙贝问道:“你就不怕自己看漏了?”
杨安哈哈大笑:“维德筛选还有另外一种好处,编导组可以知道制片人的选人条件,把握节目的总体风格倾向,他们可以按图索骥进行复审,找到漏网之鱼,补充进去就完了,这是最省时并且高效的科学算法,即使有冤假错案,也不会超过2。”
唐涛补充道:“我们整理出来的400份视频都是粗剪,只有具体的细分指标和分数,因为杨总也是主持人,所以他只知道选手的大概类型,不会知道下周选手表演的具体内容,这样可以保证现场效果。而作为主要主持人,何老师连选手类型都不知道,对他来说是全盲的。”
沙贝叹气道:“我算是明白了,制片人的想法决定了整档节目的风格,肩负重任啊!”
杨安说道:“那是当然!要不然为什么现代电视行业的规矩那么严格,最流行的都是制片人团队模式呢?制片人就是节目的灵魂,主持人和嘉宾是节目的躯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
三人都笑起来,一起碰杯。
杨安问道:“除了选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