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快到中午的时候,杨安正在打电话,宋小美站在门口轻敲着,他低声说了两句挂断,笑着问道:“央视那边有回复了?”
宋小美笑着走进来,将刚刚打印出来的文件递过来,推到杨安面前,学着其他人的口吻,用努力憋出来的京片子抱怨道:“哎呀台里争议大呀,你还不知道?台里几个领导各成一派,谁都不敢触他们的霉头,广电下发的限制引进节目文件还差3天才到9个月,你们竟然还敢挑这个时候提出送审,活腻歪了是吗?”
杨安哈哈大笑:“他们记的可真清楚,还差3天到9个月?精确到小时分钟没有?”
宋小美抿嘴笑道:“总之他们的中心思想就是,既然广电总局宣布央视不能引进节目,那就绝对不能违反规定。我听见这些官腔就烦,好好的不能说人话是吧?接着我直接把《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给蔡副台长发过去,五分钟后他就打电话过来,说要详谈。”
五分钟!
这是才看了片花就忍不住了啊!
央视唯独纪录片频道比较特殊,因为国内几乎没有好的纪录片节目,如果不引进外部节目的话,这个频道几乎就没法看,宋小美递交《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正好搔到了他们的痒处,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绕过禁令,将这部片子引进播放。
杨安看着手中文件笑了起来,这是两份截然不同内容的合同,也就是俗称的鸳鸯合同。
第一份文件是央视提出购买《舌尖上的中国》版权的意向合同,另外还有一份见不得光的补充合约,几乎完全推翻了第一份合同,这是一种变相绕过广电总局规定的做法。
引进一档节目是需要电视台向主管部门汇报的,广电盯的死死的,央视作为喉舌电视台,说不能引进,那就绝对没人敢碰这条红线,当然地方台不受限制,那个禁止规定是特定针对央视的,也就是《非诚勿扰》被封杀那件事的后遗症。
但购买节目就不同了,购买其他单位的节目,那么版权,改编权,二次加工,剪辑,配音配字幕,都是属于央视自己的,这样的话节目内容的可控性就会大大提升,上级主管部门就能酌情考虑。
杨安扫了一遍文件条款,在关键的约定条款上,宋小美逐条解释着。
“版权还在我们手里吧?”
“是的,他们实际上只是购买了使用权,全部版权都还在我们手里,这一点,公司法务部的人确定了,我们这边没有问题,担当风险的是央视他们自己,他们明面是购买版权,实际上版权还在我们身上,万一露馅,他们的麻烦就大了,蔡副台长一个渎职是跑不掉的。”
“嗯,他们想要,又不能要,肯定要自己担当风险了,这世上就没有那么轻易的事儿!”
“蔡副台长说,他为了《舌尖上的中国》,连他自己都捆绑上去了,他就指望靠这档节目翻身,肯定会处理妥当的,你不需要担心他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