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曹树林正准备介绍呢:“小宝来来来,给你介绍一下……”

曹小宝摘下眼镜,惊喜叫起来:“哎哟喂!杨安,荣菲菲!我太喜欢你们俩了!来来来,给我签名!”

这孩子真夸张,杨安呵呵乐着,在正门口说笑一会儿,大家回里头坐下,继续聊天喝茶。

杨安是真心喜欢相声这门艺术,见到林云社这个样子,很想帮曹树林一把。

中午吃饭,杨安请客,就在隔壁街找了一个不大的家常菜馆,林云社四个骨干,另两人昨天刚去外地跑场子,只剩下曹树林和侯健这一对搭档,其他徒弟们都推脱不来,只有曹小宝跟着不走,到最后,只有五个人坐半桌。

边吃边说,杨安道:“曹老师,侯老师,我真心诚意邀请您二位参加《欢乐喜剧人》,您二位是怎么想的?”

曹树林和侯健对视一眼,眼中尽是无奈。

第64章 在卧室做直播?

杨安见两人这表情,就知道不妥。

果然,曹树林说道:“我在红枫卫视做了六年的曲艺大会,先不说别的门类,就说相声,感悟特别深。咱们相声自古以来都是在街头或是茶馆表演,现在流行搬到剧场里说,观众少的两三百人,就像我们林云社,多的不过万,比如前面那条街的梅园剧场,这么说有个好处,那就是精磨!”

杨安点头,他听得懂这意思。

好的相声作品都是精心打磨出来的,今天表演觉得哪里欠缺,哪个包袱没响,回头就改了,下一场换另一拨观众,对上一场发生了什么完全不知情,照样热烈捧场,相声演员还可以继续再改,每一场都做到精雕细琢,千锤百炼,最后出来的绝对是好作品!

曹树林犹豫道:“可相声一旦上了电视,就意味着这段作品寿命的终结,因为所有人都听过了,观众要是看了电视,再买票进入我林云社,一听是老段子,保证嘘声四起。我组织了六年的曲艺大会,说了六段不同的相声,相当于是每年创作一个新作品,这个速度还能接受。可如果是你说的那种赛事制度……”

侯健附和道:“难呀!一周就录一期节目,就要编一段新相声,两周成绩不好就要被淘汰,这对咱们相声演员来说,压力如山大呀!你还不能拿咱们在小剧场里说的那些包袱去改,改确实方便,可你在电视上改一个,就相当于是毁掉一个在小剧场表演的包袱,电视上用一串包袱,就等于是毁掉小剧场一个节目!说现实点的,咱们还指望着在小剧场里混饭吃呢,观众买票进场,那是咱们的衣食父母,可电视观众没给咱们一分钱!”

杨安本来还想说他可以给通告费,可转念一想,通告费才几个钱呀,几千,几万?毁掉一段相声,就这么廉价?

杨安无言了,在电视上说相声,看起来确实相当高大上,哇!几亿观众都听过你说的相声呢,多厉害呀,你是明星,你是名人呀!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