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小小姑娘只是二八年华,可是自幼读书识字,诗词歌赋,并不亚于一般的读书人。
甚至,曾经教导她的老学究曾经断言,小小若是参加科举,金榜之上必然榜上有名。
可想而知,她的才华有多高。
当然,这一点,从她给出的上联,便可见一斑。
试问,有多少人能写出“风月常新,时复登楼聊纵目”这样工整的上联。
虽然以女子之口说着这样的上联有些不妥,可是其中,未尝不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
毕竟,她自有在江南水乡长大,见到的风流才子,何其多也。
再说了,就算没有见过,听她的那些姐姐们说些解闷逗趣的奇闻轶事,也足够她琢磨了……
“烟花无际,须知有岸可回头……”
翻看之中,小小姑娘被一副下联所吸引。
这个下联,比之他们之前议定的下联,都更要精彩!
别说是她,就连老鸨,听到她的诵读,神色都是一变。
这个下联,有意思……
只不过,老鸨正要开口,小小忽然轻哼一声:“附庸风雅,哼,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说是这么说的不假,但是她的眉宇间并没有什么厌恶的情绪。
这一点,老鸨看的清清楚楚。
“妈妈,还是请那位孙公子过来吧。”
“真的决定了?”
“嗯,就是她吧。”
说话之际,小小并没有放下刘平苍那一幅下联,随口念叨:“这个字,还算工整……”
这一幕,老鸨看的真切,不过却并未言语。
前院,怡红院中,刘平苍依旧在二楼和身旁的孙荣闲谈。
此前每一次去昭应县,刘平苍都是和赵杰闲聊。
今日因为赵杰要接待孙志行,刘平苍倒是凑巧和孙荣在一块闲聊。
没想到,和孙荣倒是聊得非常投缘。
许是因为孙荣乃是书吏出生又举荐入仕,故而孙荣并没有一般官员那种书生意气,和刘平苍交谈之中,表现的倒像是一个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