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尽管他这个年纪,还不太喜欢住空荡荡的大房子,他更喜欢市中心的公寓,空间合适,也不用打扫……主要还是懒。但话说回来,他家人需要,今后妹妹要来海市上大学,顺便把爹妈接来。

这里条件这么好,也让他们过上清闲日子,没事打场高尔夫、健健身;老妈可以去养生、美容,没有人会拒绝享受。这么一想,买下来就很有必要,很多国人努力一辈子,不正是为大房子?

拿定了主意,购房便提上日程。

四千八百万对他压力很小,一次性全款付清,再用五百万做装修预算。也弄得富丽堂皇的,像照片上那样,什么中央空调、地热,进口的高端厨卫,水晶大吊灯,走珠光宝气的巴洛克风格。

……

买房子的事情给他三下五除二搞定。

没能多想,他回到工作的问题上。富国制药已经在运行,他确立的三项仿制药,在他一番苦工下,各项数据都和脑袋里的匹配,他就将之搬了出来,所有数据、方案和步骤,都交给研发团队。

照抄基本没多大难度,有难度的是富国制药的干细胞项目。

孟谦目前已投资两亿元,张栋梁把实验室建立起来,超净工作区、干细胞的液氮保存区、成套的进口设备。高端生物器械,一直被欧美垄断,国产的有短板,民间科研环境也一般,除非他能用官方资源。

但这毕竟是“私人出资”的技术,孟谦不想牵扯太复杂的关系,条件不好也总好过没有条件。他先从第一步开始,提供几种快速、有效培养干细胞的方案,把干细胞增值的产量、数量提上去。

同时,孟谦对研发采取的不是分步,而是多项同步进行的大胆方案。常规是先处理好培养问题,再进入到诱导分化领域;但他开挂了,培养和分化同时进行,最自信也是最大限度的提高研究速度。

孟谦把这两项任务安排下去,本人也亲自上阵。

当然目前主要还是学——他理论无比丰富,但实际动手是有欠缺的。道理好比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不一定擅长单打独斗。他想要形成更深刻的体验,就需要亲自去动手,去了解。

张栋梁扮演着老师、帮手的双重身份。

在实验动手方面,他比孟谦强很多倍,但在理论和创新理解上,他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