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成就值:150(进入可查看来源详细)
(注释:大学不同于中学、小学,所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只能作为系统考察的极小部分标准,主要考察标准则是学生的成就,转化为具体数据就是在校成就值和毕业成就值。)
(在校成就值主要指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成就,这个成就包括很多方面,如文章在某些刊物上发表、在校期间创业成功、在校期间获得某些社会上或则各校联合赛事的奖项、参加某些提升个人及学校名气的社会活动等等。本系统鼓励学生在校时就多出成就,故而在校期间成就值2=可兑换积分。)
(同样,毕业生成就值则是指学生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后所获得的成就转化数值。如参加工作后在岗位上的表现、毕业后创业获得一定成功、提升了个人名气及社会地位等等。考虑到毕业人员逐年累计下来太多,所以毕业后第一个十年的成就值2=可兑换积分,第二个十年的成就值4=可兑换积分,第三个十年的成就值8=可兑换积分,以此类推。)
看完系统对大学生成就值的注释,刘猛心中有所明悟——先前系统升级后他一直觉得少了一样东西,原来就是可以兑换积分的东西,如今这个东西总算是出来了。不过,这个成就值怎么看着总觉得有点坑呢?
刘猛看了眼林文那可怜的150点成就值,念头进入其中一查看详细,果然发现都是这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以及本学期期中考试,以及本学期期中考试所转换成的。就这么点成就值,即使乘以2,转换而来的积分也比林文在中学是贡献的积分差远了。
要知道,以林文的成绩,当时考一次系统月考,可就是能对换六七百积分。一年下来怕不是有好几千,是如今他一年成就值所兑换的积分上百倍了。
上到大学,贡献的积分却比中学的时候锐减上百倍,这不是坑是什么?
不过刘猛倒是同意系统不以考试得分为考察大学生们标准的改变,如果大学里还按照得分去衡量学生们的成就高低,那么将来桃园大学毕业的可就真成了一群高分低能的无用之人了。桃园大学将来的发展什么的,也休要再想。
另外,大学里的期中、期末考试刘猛也经历过,知道监考并不严格。哪怕就算是桃园大学跟其他学校不一样,监考严格一些,那又能怎样呢?毕竟大学里的考试考察的都是基本知识,课堂上老师所讲也大多是理论,想要将知识变成有用的能力,还是得考学生自己去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才行。
最后,这个成就值兑换积分,比之中学里用成绩兑换积分也不是一点优势没有。起码,它不需要学生们等着每个月的月考,可以随时主动出击,也就意味着无限可能。
而且将来学生进入社会依旧会通过成就值贡献积分呢,人的一生起码有个几十年,即使成就值可兑换的积分以一个个十年的过去除以2的次方来递减,一个学生一生所贡献的积分也不是小数目。
念头退出来,到了桃园大学那个页面,刘猛仔细一看果然发现在界面左上角有个让他之前没看到的总成就值显示,一如桃园学校那边的每月月考总成绩显示。
如今桃园大学刚建立,虽然系统将桃师大学生之前的成绩只都计算上了,但如今的总成就值也不过2万而已。乘以二兑换成积分,才只有4万,相较于桃园学校每月所贡献的500万积分,少得可怜。
刘猛用念头探入“总成就值”中,得到一条相关信息。
“每学期会将成就值全部兑换成积分,计入积分栏的总积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