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公子的大名,颜珞笙不禁好笑。
许久默不作声的聂清羽忽然开口:“阿音,我觉得颜公子说得在理。”
她望向颜珞笙,鼓起勇气道:“不瞒你讲,当年我阿娘为了我阿爹与家族决裂,沦为京中笑柄,可我阿爹从始至终没有站出来解释一句,任由她独自承担了那些闲言碎语。虽然我理解他出身贫苦,一朝高中进士,不想因为得罪谢家而耽误前程,后来见我阿娘无家可归,也冒险收留她,与她结为连理,但如今想来,若他那时能像宣王殿下护着你一样对我阿娘,哪怕告诉所有人他们是两情相悦,而非我阿娘一厢情愿,或许我阿娘也不会直到临终,心里还存着一个疙瘩。”
她言语真挚,甚至甘愿自曝家丑,颜珞笙有所触动,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
只是这话却没法接。
所幸婢女适时端了饭菜回来,她起身,不着痕迹地岔开话题:“你们两个也不是什么过来人,劝起我反而头头是道。罢了,外面凉,进屋用饭吧。”
颜玖竹与聂清羽面面相觑,只得无奈跟上。
有道姑为隔壁阿婆送饭,敲了敲门,阿婆应声而来,看到正要回屋的三人,喃喃念了一句:“少爷,小姐,还有少夫人。”
说罢,接过食物,重新合上了门。
道姑笑着解释道:“阿婆年纪大了,时常自言自语,诸位贵人莫见怪。”
“无妨。”颜珞笙道,“昨晚我深夜难眠,多亏阿
婆与我闲聊消磨时间。”
道姑颇为惊讶:“阿婆入住此地多年,鲜少主动与人交谈,看来颜小姐和她投缘,才会被她引做知己。”
颜珞笙但笑不语,并没有告诉她,阿婆其实是把自己当成了粗使奴婢。
用过饭菜,她见天色已晚,便让颜玖竹送聂清羽回去。
聂清羽连忙推辞:“何必劳烦颜公子绕路。”
颜玖竹却不以为意:“聂小姐一个姑娘家,终归是不安全,你有心探望我妹妹,礼尚往来,我送你一程也是应当。”
聂清羽只得谢过,鬼使神差地,脑海中竟突然冒出了阿婆的那句话。
她窘迫不已,狼狈地止住胡思乱想,与颜珞笙道别。
当晚,颜珞笙没有再像昨日那样辗转反侧,一觉醒来,窗外已是天色微明。
近来白昼渐长,气温也愈加回暖,今日是惊蛰,婢女们准备了艾草和梨汤,她从中分出一些,试探地敲了敲隔壁的门。
吱呀一声,木门错开条缝,颜珞笙道明来意,阿婆也没有拒绝,接过东西,问道:“昨晚你去了何处?”
颜珞笙对答如流:“作为粗使奴婢,自然是忙着干活。”
阿婆想了想,勉为其难道:“你这丫头虽不灵光,却也是个有心的。以后不要做活了,多陪我聊天,我可以将那位子让给你坐。”
颜珞笙含笑道谢,阿婆心满意足地关上了门。
回到厢房,她从随身行李中找出一本书,倚在桌边翻看。
待日头渐高,婢女们去准备午膳、清洗衣物,她才合上书,起身去外面透气。
院子里种着几株白玉兰,正值花期,她行至树下,但见满树繁花如雪,在风中轻摇。
“颜小姐好兴致。”
一个熟悉的声音凭空响起,霎时让她的动作顿住。
但她感到匪夷所思,并非因为认出了来人。
而是据声音传来的方向,对方似乎是坐在墙头与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