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们正是这样做的。”傅志彬道,“老师们对于咱们这个机制也非常认同,他们觉得能够与生产实践部门取得紧密联系,有助于他们找到正确的科研方向。他们还说,实践部门提出的许多问题,对于他们的研究工作很有启发。”
秦海笑而不语,产学研一体化本来就是一个正确的做法,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可惜国内的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机制僵化,根本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安河材料学院上面没有那么多管事的“婆婆”,领导层又都是来自于企业的,所以在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部门转移方面,效率要高得多,这也难怪专家们会感觉到新奇了。
“好,资料我就看到这里,我们到实验室去走走吧,我也实地感受一下咱们学院的科研气氛。”秦海放下资料,站起身来说道。
“小秦,你刚下飞机,挺辛苦的吧,到实验室去什么时候都可以,你还是先休息休息吧。”傅志彬体贴地说道。
秦海笑道:“傅院长,我才24岁的人,如果坐坐飞机就会辛苦得走不动路,那可就完蛋了。我是想,我一回来就去实验室,给大家的感觉会更好一些,这些知识分子还是比较在意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的。”
“哈哈,原来你是在演戏给大家看啊。”傅志彬笑着调侃道,“真不愧是老宁培养出来的接班人,这虚伪的样子,都是老宁教给你的吧?”
傅志彬说的老宁,自然就是指宁中英了。宁中英是青锋厂的厂长,而青锋厂是秦海这个集团中挣钱最多的,傅志彬在宁中英面前,多少有些自卑。如今,他当上了安河材料学院的院长,管着几百号专家,自信心不知不觉地就恢复过来了,也敢于随便拿宁中英来开开玩笑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技校生还是研究生
一行人离开傅志彬的办公室,下了电梯,向实验大楼走去。相比行政办公楼,实验大楼的规模要大出十倍,这是材料学院的核心建筑,包括了一座主楼和四幢配楼。根据秦海的计划,未来材料学院还要再建设几幢同等规模的实验楼,另外还要建设独立的实验车间等等。材料学院本质上是一所研究院,研究设施才是学院最重要的主体。
根据专业的不同,实验楼被分成了若干个区域,挂着诸如“金属材料实验区”、“高分子材料实验区”、“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区”、“材料力学实验区”之类的牌子。在每个实验区,又有若干个实验室,基本上是按专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走在实验楼里,王晓晨告诉秦海,尽管各种实验设备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实验室,但所有这些设备都有统一的名录,其他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如果需要使用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实验中心进行协调,到拥有这些设备的实验室去完成自己的实验工作。到目前为止,学院里还没有发生因为借用设备而发生冲突的事情,专家们互相之间显得非常谦让,没有出现秦海所担心的“耍大牌”的情况。
“大家都是憋着一口气来到材料学院的,真正耍大牌的人,也不会屈尊到我们这里来。”秦海笑着对王晓晨解释道。
傅志彬道:“恐怕只是时间未到吧,现在大家初来乍到,对学院的管理制度也不了解,暂时还不敢表现得过于张扬。等过一段时间,大家逐渐适应了环境之后,小秦担心的现象,没准就真的会发生了。”
王晓晨偏着脑袋说道:“傅院长,你是不是太悲观了?我天天和这些老师打交道,觉得他们都很好接触啊。”
秦海道:“我倒觉得傅院长说的有道理,主席说过,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过一段时间,学院里应当会逐渐出现派别,还会出现学霸、学阀。不过,傅院长、晓晨,我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你们还是要多做一些工作,尽量避免出现恃才而骄的现象。”
“我们会注意这一点的。”傅志彬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