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谢玙起身告辞。
从含光殿走出来就见到文与手中捧着东西而来,走近去看,是一本册子。
文与可身上官袍的袖口染着血,就连脚下也是一样,她见到谢玙后将前情经过禀来:“刺客昨日去的府邸,下官怀疑是府里有人接应,悄无声息,且下官记得碧书会武。”
谢玙接过册子,将大致将过看了一眼才道:“陛下令三司去查,刑部、大理寺、宗正寺。”
文与可不意外,皇子病逝后就有人在开始议论立皇太弟,前辈子就是皇子死后,赵暨才有机会。
两人在阶前相遇,说了几句政事,谢玙将册子还给她:“萧坤宁来信了吗?”
文与可将册子收回,直接越过她拾阶而上,一句话都不想说。
谢玙面色冷了几分,但也没有生气,慢悠悠地走出含光殿的垂龙道。
垂龙道上尽头走来一华丽女子,颜如玉穿着一身玫红色的广袖宫装,发髻上的宝石步摇熠熠生辉,亮得谢玙微微阖眸。
两人不相而遇,谢玙半俯身行礼,颜如玉挺直脊背,眼睛在谢玙的面上扫了一阵,“太傅消瘦了。”
“娘娘丰腴了。”谢玙不动声色道。
颜如玉噎住,不乐意道:“太傅有心事才消瘦下来,本宫瞧着很开心,听闻碧书死了,太傅有何想法?”
“没有想法,您嫡母想做的事就没有人想阻止,毕竟那张脸听说和乐阳长公主一模一样。”谢玙懒得正眼瞧她。
颜如玉春衫单薄,玉颈修长,身形比之以往纤细柔弱,楚楚生怜,男人都喜欢柔软的女子。对面的谢玙一如既往般的圣人模样,不染纤尘,美得让人看不清真假。
她不屑道:“像也没有用,人已经死了,听说的先回了脸蛋的。”
死状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