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唐帝国的造船业,经过这么多年的野蛮发展,早已经出现了不知道多少家造船厂,大型的造船厂都有二十几家,仅仅是长江两岸的大型造船厂就有十几家,黄浦江北岸短短数十公里的范围内,足足四家大型造船厂,大名鼎鼎的江南造船厂就是在这里。
至于中小型的造船厂那就更多了。
涌入的资本多,代表着竞争会非常的激励,如今很多没什么技术的中小型造船厂,大多也就是依靠如今的市场热度以及低廉的价格活着。
而大型造船厂,无一例外都是在研究更先进的造船技术,提高船只性能,降低成本,以求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赚取更多的利润。
一旦市场不好了,那些大型船厂也搞价格战的话,中小的船厂立马就能够倒闭一大片!
这种情况下,冯氏公司跨行涉足造船业,风险可是相当大的。
第1245章 冯氏公司的野望
陈立夫是搞不懂冯氏公司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突然进军造船业,而且还是跨界进军造船业,不过他也不是什么商场中人。
虽然他陈家的产业众多,不过陈家的定位依旧不是什么商业家族,而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除了他陈立夫外,陈氏的子弟基本都是一门心思的读书科举然后入仕。
目前为止,除了他陈立夫外,陈氏一族,包括直系和旁系在内,已经有先后十多人入仕了,虽然大部分都还是在低级官员上混着,但是只要有实力,加上一些运气,再有陈立夫的帮助,以后不敢说都能走上高位,但是混一个中级官员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这些,才是陈氏家族的根本,至于商业,只是附带的而已。
所以陈立夫的家族虽然有一大堆的资产,但是陈立夫却是极少过问这些产业的情况,基本上都是那些没有科举天分的落第族人在打理。
所以,陈立夫其实也是对商业事务不太清楚,他了解的主要是一些大方向的事务,具体的商业操作,他不专业。
所以感觉到惊讶,但也就是那样了。
不过抛开不理解冯氏家族要进军造船业不说,陈立夫还是觉得这个冯氏公司的动作可真够快的,能够在北岸开发区项目刚确定的时候,就能够收购到这一片紧邻开发区的沿江地皮,这可不是轻易的事。
要知道,这些地方可都是属于私人的,官府早年收购的地皮,都是局限在北岸开发区的范围里,而开发区的范围也不过三十多平方公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