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页

唐与明二朝都是一样,采用群相之制。在唐朝之初,只有同中书门下三品,方可视为宰相。

然后改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再然后改为参知政事,也可以叫参预机务。

总之除了内阁大学士的官衔外,一定要加一句入阁参预机务,方可视为宰相。

林延潮听了这二人的名字,点了点头,这个结果对他而言不是最好的,当然也不是最坏的。

他当即对陈济川道:“立即备轿,我们去申府。”

在坐轿前往申时行的府上,林延潮心底又盘算起内阁的局势来。

申时行,许国去位,王锡爵又是居乡不归,那么当初几位内阁大学士里只有王家屏一人在阁主持大局。

若是自己推举的赵志皋,张位能补位上。张位若能支持,再加上王家屏,如此自己对内阁的影响力将大增,不会再出现在廷议上处处碰壁的情况了。

至于赵志皋,林延潮倒是将他忽略了,不过不仅是林延潮,官场上也恐怕也早是把这位存在感极低的大臣给忽略了吧。

当初林延潮与赵志皋在翰林院共事时,他一直不太理事,权柄能放则放。

到了吏部以后听闻也是一样,旁人有事来找他都是说好,议事时都在打瞌睡,大家议完了叫他一声即是。

所以听闻他在翰林院,吏部人缘都是极好,与佐贰官,正堂相处极睦,从没有人与他为难,甚至还因此入了阁,这份本事实在令人佩服不已。

赵志皋官位虽高,但看来是个不管事的主,至于张位虽然入阁,但是却是吏部右侍郎的三品衔。

一日他不转正为二品衔,一日只能称得上是‘副宰相’。

如果将来有人以二品尚书入阁,张位就算入阁早,但也只能屈居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