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6页

而更多的临安百姓,则是因为平日里受到过很多沈墨的恩惠,所以对此事这态度也是欢欣鼓舞。

在这些百姓里面,有的是因为沈墨数次带兵营救临安,在金国人手里和赵与莒的手里把临安挽救出来,让百姓们转危为安,所以对沈墨心怀感激。

而有的则是一些生意人,因为沈墨的税制改革使得他们在做生意的时候免受官府的盘剥,在最近这几年来日子好过了不少。

更有不少临安老百姓,都切身经历过沈墨改革经济之后,市面上各种生活用品物价被平抑下来的场面。

这种情况下,他们也都对沈墨执政之后各自生活的改善,充满了期待。

由此在民间,对于禅让这件事的风评还是不错的。

除了一些思维守旧的酸腐儒生,还在念叨着什么: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或是在暗地里骂着沈墨奸贼篡取皇位,逼迫天子,势必不得好死之类的话。基本上民间的风向还是向着沈墨这一边的。

……

而至于沈墨要做的事,就更是千头万绪,复杂到了难以想象。

首先就是政权的中心要从通州挪到临安来,就这一点就需要大量的统筹工作,还有无数的人员和工作单位需要搬迁。

所以如今在沈墨的阵营里,就像是蚂蚁搬家一样,成千上万的单位正在从通州向着临安方向转移。

多亏了姜俞馨姑娘才华如海,把这一切筹备的井井有条,才没有在一时之间造成混乱。

……

沈墨的家眷全都搬到了临安,因为要避嫌,所以她们不能住在皇宫大内。而赵与芮特许他们搬进西湖边御花园的圣旨,也被沈墨规规矩矩的交了回去。

于是沈墨在临安城内寻了一户高官变卖的宅院,就算是把家宅安定下来了。

在这里边,陆云鬟几位夫人也是多日没见到沈墨这位郎君了,所以刚搬来的时候,家里着实热闹了好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