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后面,莫氏被灭之后,郑氏又与安南豪族阮氏争夺后黎朝的控制权,使得安南再次进入南北朝时期。

也就是说,这郑氏并不是什么恭顺之臣,不管对于大明朝还是后黎朝,他们的恭顺都只是表面上的,他们掌控安南之心甚至比莫氏还要强烈,就算莫氏投诚大明,他们也不会投诚。

对此,杨聪并不是很清楚,毕竟他前世并没有研究过安南的历史,不过,这会儿他却已经动了收拾郑氏的意图,因为莫登庸已经向他投诚了,要迅速解决安南的问题,就必须帮莫登庸干掉安南郑氏。

问题这会儿他还不能摆明了出手,毕竟郑氏曾多次代表后黎朝出使大明,大明朝堂上下这会儿都认为只有莫氏才是安南的乱臣贼子,而郑氏则是后黎朝的忠臣。

他如果摆明了对郑氏动手,那就是给夏言和严嵩借口来收拾他呢。

那么,怎么办呢,难道就如同历史上那一般,只收复安南莫氏,而让安南郑氏借着后黎朝的名义与莫氏抗衡,将安南一分为二?

杨聪当然没这么老实,他与莫登庸密议了一阵之后,当即便上奏朝廷,言明莫登庸愿意交出安南地图和赋役黄册,投效大明朝廷,同时,他也在奏折中暗示,莫登庸归附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尤其继续执掌安南。

这交出安南地图和赋役黄册的意思就是接受大明的管辖,将藩属国变成大明的直属领地了,如果朝廷能够接受,简直不压于重新开拓了一大片疆土。

所以,他在奏折最后建议,以类似于都司的形式兼并安南,授予莫氏都指挥使一职,世袭罔替,同时朝廷派出都指挥同知和佥事等官员,以为监督。

他相信,嘉靖应该会接受他的建议,因为这会儿大明着实经不起十余万大军的长期消耗,他也不止一次上奏,以杨家的财力,最多能维持十万大军半年的开销,半年过后,就要朝廷想办法了。

也就是说,安南的事情必须在半年之内解决,而南宁离北京足有五六千里,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传书一个来回也要一个月左右,如果安南莫氏再派使团进京献降来回最少需要四五个月时间,四五个月加一个月,正好是半年,如果嘉靖不答应他的建议,那么,不好意思了,半年之后十万大军就请朝廷出钱来维持吧。

朝廷有这么多钱维持十万大军的开销吗?

显然是没有的,所以,嘉靖就算不怎么乐意,也必须接受他的建议,不然,安南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就不好说了。

奏折发到京城,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夏言看了杨聪上奏的内容,眉头不由大皱。

杨聪这家伙也太厉害了,这才到西南不过两个来月,安南莫氏竟然就被他吓得主动来请降了!

这家伙的提议能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