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的条件里,受到技术约束的限制,通讯条件并不是很好。而这个轰炸任务,是三个机种配合,从三个机场起飞,这里面就出现了配合上的问题。
之前的那次成功,整个的时间上计算的都是非常的精确的,大家配合的也很好。可是这回跟之前的那次不一样,那次轰炸机用的编队是“品”字形,而这次用的是纵队。
纵队编队很简单,就是大家成一列出去就得了,也就是在空中花不了多少的时间,这就给轰炸机部队节省了5分钟的时间。
坏菜就坏在这5分钟上了!
别小看这五分钟,到了天上,就当时的那种通讯条件,再加上飞机的速度,那很可能你就找不到那些飞机了。拉11因为地域和起飞的时间关系,还能看到图2,可在安东的米格15,当时实际上是根本就看不见的。
当然,电影里面吴祥做了点儿艺术加工,因为这样拍的话,会制造出点儿悬念,而且也是用镜头在说话,因为这里面的技术性问题,要是用字幕,那可就得长篇大论了,聪明人都不会这么干。
这就是为什么,最后的配合会失败,其实在访问焦景文的时候,他曾经说过,就是我们经验不足,轰炸机的计划改了,可我们护航机的计划没改,大家觉得时间上差不多。还有就是,其实当时轰炸机编队如果能绕一个小圈,把这五分钟给消耗了,那就又可以了。
但,那都是假设,听上去确实很简单,可在当时是很难那样变通的。
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特务啊!
对,当时好多的特务,任务出发前就搞的这么红红火火的,他们还不把这个事儿报告给自己的美国主子?好吧,其实都是当时蒋光头留下来的,可这都一样。
那这一战之后,美国那边是怎么看的呢?
第583章 共产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重要的空中力量!
“不要跟我说废话,我现在要告诉你的就是,共产中国的空中力量已经不可以小视了!”
说这话的就是戴维斯,就是那个带队阻击轰炸机编队的美国王牌,当然,也是希斯莱杰。
“我们百战不倦的空中英雄,难道会害怕共产飞行员?那不可能吧,我觉得应该是苏联人跟他们一起干的?”
这个饰演上级的,那就简单了,吴祥找了个在衡店串场的老外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