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尼米茨还有个想法,是不是趁夜色再转回去拉近与德军距离,明天清晨就杀一波。但参谋们经过仔细研究,认为这样做战术意义不大:德军肯定会连夜追击,要达到突然性很难;就算抢先发起攻击波,对方的攻击波肯定也释放出来了。
换而言之,最好的结果不过就是干沉对方1-2艘航母,但本方的航母也会完蛋。考虑到对方有3艘航母,在排除本方飞机干扰后,完全可从容不迫地持续追杀,那时候不惟富兰克林号,就连两艘衣阿华级有可能保不住。
最后还有两个因素不得不考虑:其一,本方飞行员士气低落、斗志萎靡,而德军气势如虹,怎么看都不是对手;其二,德军现在共有5-6艘航母,就算丢掉1-2艘也能支撑,本方在东海岸现在没有1艘主力舰,无论如何都要把舰队保下来开回去,否则美国东海岸将门户大开。
“长官,我理解您的心情,但5月末我们有2艘新航母服役,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航母服役,请您忍耐一下,届时再为坎宁安将军报仇。”
“我还能等,但大英帝国等不起了……”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劝道:“英国的事不是一支舰队能支撑的,还是让总统和参联会长官操心吧。”
“好吧,尽快回去,先向北然后再向西,注意节约燃油。”
同样8点时分,齐柏林号、日向号、敦刻尔克号航灯齐开,为夜间返航飞机们提供照明,虽然已从电报里得知有关战果,但本方飞机未安全返航前还只是理论上的。
飞机根据油量多少先后一架又一架停稳,塞得里茨一下飞机舱就遭到马沙尔的熊抱:“干得好!哈哈哈哈!”
周围一堆参谋围着他听他讲述最后一轮进攻的局面,听说最后大黄蜂号上一批皇家海军军官最后随船沉没,众人有些沉默。
“坐轮椅的是谁?你们听说有英国将军坐轮椅么?”
所有参谋都表示不知情。
科赫提议:“问问俘虏的飞行员吧,他们应该知道。”
几分钟后一艘驱逐舰发来消息,说船上一名上尉飞行员供认坐轮椅的是坎宁安。
“皇家海军上将安德鲁·布朗·坎宁安?他的腿怎么断了?我们干的?”马沙尔喃喃自语,“战前我和他有过数面之缘,他是个高傲、正直的海军将领,今天的所作所为配得上他的荣誉和地位。”
小泽和伊藤等人听了心里似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一直以来皇家海军都是日本海军的效仿对象和老师,今日亲眼看到这个老师最后的精锐被尽数歼灭于北大西洋,他们也感觉心里空荡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