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舷中雷一条……正在损管。”广播传来舰长的声音,“本舰还能坚持。”
坎宁安点点头:“坚持住!我带你们回不列颠去,我们死也死在回不列颠的路上。”
“只能等待第三波了。”克莱曼率领第二攻击波投完全部弹药,恋恋不舍地观察了战场一番后脱离,在刚才最后一轮进攻中,他亲眼目睹大黄蜂号甲板全毁,右舷还中了鱼雷,此外利物浦号轻巡洋舰也中了鱼雷,速度陡然降低到不过18节,舰体整体倾斜11度,在海水中跋涉而行。
第二波进攻的德军攻击群损失依然不小,丢了9架bf-219和14架ju-198,主要是为了强行进攻核心战舰,战损率比第一波还高一点,不过英国防空机群也付出了惨重代价,32架战斗机只剩下了15架。
“让战斗机全部去尼米茨那吧,其余返航攻击群也全部去那里降落。”坎宁安扫视了一下四周,缓缓说道,“虽然美国政客普遍不怎么样,但美国军人还是不错的,最后一战我们能帮就帮。”
14:59,德军第二攻击波返航,克莱曼抓紧时间将战况发给后方高速突进的小泽舰队,后者正接收本方第一攻击波陆续返航。听到敌军分成两拨逃窜,且第二攻击波已重创另一艘航母,关于第三波的攻击目标应该选谁在齐柏林号舰桥里起了争议。
仗打到现在,本方全胜已是不争事实,所争论者无非是考虑如何实现胜利价值最大化。单从军事角度来说,小泽更愿意去追美国舰队,不过这时候他要听马沙尔的意见。
“从前线战报可知,一边是英国主力舰,一边是美国主力舰,两者逃窜方向并不一致,我人物军舰可追截西北方向回美国的舰队,但第三波攻击对象应该还是向东北逃窜的英国舰队。”马沙尔解释道,“元首下一阶段重要的战略部署就是在冰岛登陆并逼降大不列颠,我们要想办法尽可能排除皇家海军干扰,必须最大可能地歼灭英国舰队,明天清晨再继续进攻美军舰队。”
“可是,长官,这样很可能把美国人放走了……”科勒有点着急,“英国人的舰队蹦跶不起什么劲,但美国人还有点实力,万一过两天他们再倒腾出舰队来,只怕……”
“美国人翻不了天!再过两天隆美尔元帅就要去巴西登陆,美国后院马上就要起火。”马沙尔补了一句,“留一点美国军舰也有用,可离间英美关系。这次我们佯装要在英国登陆,美国人很紧张地来了,下次真在冰岛登陆,美国人还会来么?来的话他只有1-2艘航母,完全不是对手;不来,那就更是对大英帝国的打击——还有什么比盟友见死不救更让人难以忍受?”
伊藤整一有点着急,他其实想去打美军,不过身为观察团成员在没人请教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开口,便用目光暗示小泽,示意后者出来说几句。
“好的,就按长官命令执行!”没想到小泽来了这一句。
“是!”参谋们响亮地回答,马沙尔满意地点点头,对小泽道,“小泽将军这次辛苦了,我会向元首为您请功!”
乘大家不注意时,伊藤整一悄悄拉着小泽问:“为什么您不主张去打美军?”
小泽笑了笑,回答道:“因为我是日本人啊……”
听这么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伊藤整一陷入了沉思,小泽显然不是乱来,他之所以说这句话定有深刻道理,他得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