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拍了,包括您喝酒的。”达尔格斯笑了起来,“我还是第一次看见您在那样的场合下喝酒,他们要是有点商业头脑,把这故事一宣传,说不定牌子一下子就打响了。”
“那我得管他们要代言费。”霍夫曼大笑着对施佩尔道,“不过说真的,我要是将来去竞选乌克兰领袖估计也能选得上。”
施佩尔讨好般地奉承道:“这可不行,您得去当全欧洲的领袖。”
两天后也就是9月21日,霍夫曼的专列抵达了目的地——圣彼得堡。在占领列宁格勒之后,俄罗斯解放军立即宣布将其改回原名——圣彼得堡,同时又确定为新国家的首都。
关于新俄罗斯国家名称、宪法已在召集代表紧锣密鼓地酝酿,虽然定国号为俄罗斯国家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意见基本形成一致,但至少还要通过12月15日的“制宪会议”走个过场。霍夫曼抵达圣彼得堡并不是为制宪会议而来,他是来部署下一阶段东线战役情况的。
在春醒、城堡两次大型会战后,即便苏德双方就单独媾和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斯大林并未下定彻底媾和的决心,只是不断用各种手段来拖延时间,列宁格勒的交付让攻击时间拖延到了9月5日,接下去的两周,红军又释放了将近4万名轴心战俘,将时间拖延到了20日左右。随着秋收结束,红军得到了一些粮食,再加上列宁格勒弃守后战线的缩短与兵力的腾挪,有关媾和想法又有些反复和动摇。
在这个局面下,霍夫曼在思考给予红军第三次重大打击,虽然德军明白红军有可能借故在拖延时间,但无论安置难民也好,接收列宁格勒也好,接回轴心战俘也好,本身是德军军政攻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也停顿了进攻脚步。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德军一方面向前线调集各类物资军需,另一方面又抓紧时间完成1943型编制师的改造,到9月15日为止,50以上的装甲师已彻底完成改造任务,40的装甲掷弹兵师和大约25的步兵师也完成了相应改造,整体节奏比最高统帅部预料得要快——预计到本年年底,整体改编进度将超过70。
除有关改造任务持续快速推进外,停滞已久的豹式坦克生产终于启动,霍夫曼同意自10月1日起,将部分4号坦克生产线(月产量500辆)转变为豹式坦克生产,施佩尔估计到年底转产的豹式月产量可突破150辆月。与历史上豹式匆匆忙忙推出结果毛病丛生的情况相比,这次豹式经过反复试生产、实验,再加上汲取了虎式的有关使用经验,技术指标和性能更趋于稳定。
除豹式外,军备部还报告说虎式升级版——虎王坦克也克服了很多研制困难,将于1944年1月份造出样车供验收使用。该进度是符合逻辑与情报需求,军备部对红军坦克车辆的研制保持了高度关注,各种情况显示,红军在试生产t-3485,预计接下去几个月就可以看到这种新坦克出现在战场上。虽然虎式对其依然拥有优势,但4号坦克将会开始力不从心。现在军队上下就等着用豹式与t-3485过过招。
凯特尔已下定决心,一旦豹式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并取得相对于4号的显著优势,他准备提议编制1944型装甲师,用豹式取代4号成为主力装甲部队的坦克。
即便斯大林竭力想拖延时间,但他已拿不出更多手段,莫洛托夫口口声声说会继续会谈并交付更多轴心战俘,可德军总参谋部根据前期统计,认为红军掌握的战俘已不多,可能还有一些高价值的目标——比如将校级军官,怀疑是间谍的德方人员等,但数量顶多就是几百个。
霍夫曼也不打算今年的夏季攻势中什么也不干,眼睁睁看着斯大林休养生息,万一让红军重新恢复元气就更加麻烦,因此他在8月下旬就秘密下达指令,要求抓住9-11月份这最后的进攻时间窗口,给斯大林以第三次打击。
第032章 第三次打击(4)
第三次打击的战役代称为“曙光”,霍夫曼虽然并不认为1943年就能彻底解决东线问题,但苏德和谈的展开,列宁格勒的易手标志着2年多的东线战争已露出彻底解决的曙光,斯大林政权除军事上露出颓势外,在政治上也左支右绌,当整个方面军“投诚”拉开帷幕后,不时有各种各样的官兵向德军投诚,绝大多数都是真心投诚的,偶尔也夹杂着极少数间谍。
要将他们一一甄别出来显然难度很大,霍夫曼现在并不想让新投诚的红军直接加入对苏作战,他先把他们拉到后方整训、洗脑、重新打乱编制后才使用,这样不但可清退大量不合格人员——投奔人群中有大一部分要么是40多岁、胡子拉碴的中年大叔,要么是不满18岁的少年兵,战斗力相当低下的;另外还可让阴谋分子和间谍在其中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