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

“如果今年安排1亿吨呢?”希姆莱问道,“法本公司的电厂还有点余力,问题是煤炭不足。”

“这很困难,每一吨煤炭都安排了去处,而且他们也消耗不了1亿吨煤。”施佩尔笑了起来,“法本公司专属电厂装机容量顶天就是240万千瓦,一年700-800万吨煤足够了,而橡胶公司现在消耗的电力其实已大于整个柏林区,早就在挪用其他电厂的富余了。”

“最多能挤出多少?”希姆莱有些不耐烦,他其实对电厂究竟要消耗多少煤一点概念也没有,他的观念还停留在很粗放的阶段——不惜一切代价保障需要,“别跟我说一点儿也不行,顿巴斯煤矿不就修复了么?”

“300万吨,不能再多了。”施佩尔咬牙切齿,“这是今年可挤出的煤炭数量,也是你那个秘密电厂开足马力可供消耗的数量,毕竟他们正常消耗是有保障的。”

希姆莱不说话,只把目光投向霍夫曼,示意元首给施佩尔加点压力。

“300万吨太少,3000万吨吧,把集中营方圆150公里范围内的全部电厂划给苏尔项目管理,年发电小时提高到8000小时以上,如果能稳定发电8500小时,我们要对电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进行表彰。”霍夫曼阻止了又要开口的施佩尔,“实在不够就把煤制油停掉一些,人员分流到其他工程——我年初就有这个打算。”

“那等于一年少将近400万吨原油。”施佩嘟囔着嘴,有些不太情愿。

“我看过你提交上来的报表,燃油消耗小于预估值,随着非洲战事告一段落,原油消耗水平会进一步降低。”霍夫曼微笑道,“不用搞那么多储备,适当释放一点吧。”

施佩尔只好决定照办。

第109章 苏尔计划(5)

这么办当然有风险,但霍夫曼思考后还是决定冒险:他清楚地知道,二战期间主要工业品方面,德国与美国最接近的一项就是煤炭,历史数据是85,现在经过努力特别是顿巴斯煤炭产区修复后,他认为总产量应该可以超过美国;发电量的历史数据是美国的25,现在因战略空袭减少和电厂建设,他认为达到三分之一甚至40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如果再释放一点煤炭产能用于发电,德美间的差距会更小。

希姆莱对此很满意,然后继续问:“火电既然不够,能不能在水电上下点功夫?”

说到水电,霍夫曼的脑子忽然“轰”地一下,猛然想起英国轰炸鲁尔大坝的故事,立即紧张地问施佩尔:“鲁尔水坝怎么样,安全么?会被敌人炸毁么?”

“炸毁?不会!”施佩尔解释道,“专家们评估过,那地方安全的很,别说轰炸,就是在上面开口埋炸药都不一定能凑效,除非把水抽干,把炸药埋到下面才行。”

霍夫曼苦笑起来:常规炸弹是不行,但挡不住英国人用特殊炸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