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

“徐指挥使放心,我等这点耐心还是有的。”

徐杰也拱手致意:“多谢诸位将军,下官先去叫人来。”

来登记的,自然就是梁伯庸。

梁伯庸带着几个小吏走进这垂拱殿,人生第一次也感觉自己成了个红人,三品四品的军将,竟然对他一个七品芝麻官也是有礼有节,甚至还打听着出身姓名,住在哪里。听得与徐文远是同乡好友,竟然也开始邀约之类。

第二百七十六章 徐杰的念想

人若是老了,大概就会有一种新能力,慢慢能够接受许多不幸,慢慢能扛得住许多打击。

徐杰出宫了,对于皇宫里面再发生的事情并不了解,也懒得去打听,所以也就不知道那个广阳王夏文到底是如何处置的,连带欧阳正也只字不提这件事情。不过徐杰清楚,那夏文做下这般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原谅的了,特别是在皇家这种地方,就更不可能被原谅了。

老皇帝并没有气急攻心而死,甚至还准备过几日上早朝。

皇宫门口的护卫与太监忙碌不止,一个个说着自己护驾来迟的官员站在门口,一次次求着这些人再去帮自己禀报一次。

除了几个相公之外,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是进不去皇宫的。

徐杰真的开始忙碌了,那一直拖着的三堂会审的事情还只是小事,还有李得鸣的审理之事,也开始筹备,甚至李启明与整个李家的案件审理,都要详细准备。这种事情虽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但是必须要进行大规模的审理,还要出得有理有据的无数条大罪,以此来昭告天下,以此来安抚民心军心。

或者更要以此来显示皇家威严。

缉事厂上下忙作一团,又干劲十足,抓来的人,地牢里关不下,就关到刑部大牢,刑部大牢关不下了,就往御史台的牢狱里关押,甚至大理寺的牢狱,开封府的牢狱,都关得满满当当。

连带教坊司都关满了几岁到二三十岁的女人,整日哭哭啼啼。也有人笑称教坊司就是个恸哭衙门。

有时候这些事情,实在显得过于残忍了些。

徐杰也是眼不见为净,缉事厂里只关主犯要犯,女人是一个也不让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