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是没有突然下暴雨,还是一下就那么久的关系,寄多罗王国估计是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就该被兵临白沙瓦城下。
一旦萨珊攻到白沙瓦,哪怕是汉军这边愿意出兵救援,谢安对寄多罗王国的条件也绝对不是之前那些。
除非是寄多罗的国王没有犹豫立即答应谢安的条件,可能哪怕是没有耽搁,以寄多罗王国的实力都还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汉军抵达。
一场雨季为寄多罗王国争取了十天以上的时间,他们本来还担忧汉帝国会故意拖延,等待他们进入到山穷水尽的时刻开出更恶劣的条件,可是并没有,使他们怀疑自己之前听到关于汉帝国的传言是不是假的。
谢安没有开出新的条件,理由是再简单不过了。
寄多罗王国就那么大,有多少实力也不会因为谢安开出新的条件而有所更改。
对于汉帝国来说,要不是寄多罗王国所在的位置对这一场战争有帮助,然后是有必要改善一下汉帝国的名声,寄多罗王国选哪一边站对汉帝国来说的影响也不过是再多灭一个国家。
显然,西征大军已经远离本土,接下来还需要与萨珊进行可能会是旷日持久的战争,灭掉寄多罗王国对于谢安来说会是最差劲的选择。
灭掉寄多罗王国固然就是派遣羽林军,或是两个常备军的事情,但是灭掉之后又该是一片充满废墟的土地,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亡国而对汉人仇视,不是以军队交战而是零散又频繁地进行破坏。
要是没日后对萨珊旷日持久的战争,西征大军自然是不用在乎灭掉寄多罗王国的后续。
如果不是汉帝国现在的名声在各国太坏,灭掉寄多罗王国之后,有多少反抗者就杀掉多少,其实对于当代的汉人来说也不算是事。
“这一次由李坛率军而往。”谢安说的是救援寄多罗王国:“如何?”
谢艾沉吟了一下下,说道:“有李和之在前,成就双李之名,甚佳。”
汉帝国现在的李姓其实并不是那么多,多数是集中在关中和西北,其余区域只占三十多的百分比。
出身关中和西北的李姓将校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查看汉帝国骑兵部队的将校,比较能打的那几个常备军,作为率军的中郎将李姓真不算少。
疾隆坡就在寄多罗边上,谢安所知关于出征寄多罗王国那支萨珊军队的情报,是萨珊军队已经杀入寄多罗国境内,似乎还有那么点所向披靡的意思,要是寄多罗西北部各地挡不住萨珊军队,最迟白沙瓦会在七天后面临兵临城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