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页

拓跋残部和慕容残部龟缩到兴安岭区域残喘已经有七八年之久,一开始两支残部合起来应该是有个四十余万人,仅是一年过后剩下不足二十五万人。

两支鲜卑残部会在短短一年之内减员那么多,并不全是因为汉军的持续追击,是当地的气候确实恶劣非常,森林里面的野兽也是多不胜数。

存活下来的鲜卑人就是最为坚韧的那一批人,他们度过了前期的生死期,可算是翻山越岭到了兴安岭背后的平原,不过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好日子,是一头栽进了一年四季中冬季、春季和大半个秋季全是冰雪笼罩的冻土。

又再几年过去,二十五万人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一再死伤,等待这一次汉帝国再次发起大型攻势,两支鲜卑残部会想都没想就逃,除了着实是打不过汉军之外,与他们仅是剩下不到十万人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拓跋部已经决定向大汉投降。”李坛说出了谁也不会觉得意外的消息,后面才是最主要的:“他们将会在我军发动新的进攻之后,作为内应。”

要说汉人再次崛起之后,诸胡之中的哪一部日子最为舒坦,那么当属拓跋鲜卑部无疑。

当然不是因为刘彦的四妃之中有个拓跋秀,也不全然取决于刘彦看在拓跋鲜卑会自主汉化的份上,是上述那些因素再加上拓跋鲜卑看清楚情势选择配合,拓跋鲜卑部也就被当成了一个典型,安置方面得到待遇最好。

李坛说了那么多,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一个,那就是这一次北疆的战争根本不会有什么意外,必定是汉帝国取得最终的胜利。

胜利成为必然,谁获利了什么功劳则是未定。

北疆的战争可能是汉帝国近十年内最后一场可以称之为大战的战争了,解决掉北疆的诸游牧联盟,不但是汉帝国的北疆就再无威胁,应该说汉帝国周边就不再存在威胁,军队的重要性必然是会呈现下降趋势。

十年内的最后一场盛宴,没有封侯而又想要封侯的人,不想再等十年就要紧握机会。

封了侯的人也想要让自己的履历更好看一些。

必胜的一场战争,他们不止需要获得胜利,还要打得好看,才能给整个国家上缴满意的答卷。

“我部会在鳄根河(色愣格河)与征东将军部会师。”郗愔的手指的是一条源头为北海,却是向南长达数千里的大河系,它又延伸出数条分支,会师地点是在草原联军南部一百五十里之外:“需要做的是在雪季来临之前,逼迫敌军进行决战,一次解决掉东北部的敌军,扫荡他们的部落。然后,挥师西进,准备入侵西高车!”

说得很是明白,没人有什么疑问,李坛也就让无关人等退下。

“共举。”李坛独留下钟兴,命人备来喜宴,分别就坐之后,说道:“统领火器军,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