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页

守成的继承人才会是第一代优先挑选的对象,第二代是一个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角色,要能按捺得住,明白持有大义名份的重要性,慢慢去牵制和消磨不稳定因素,等待自己家是天下统治者的观念成为一种自然而然,江山也就稳了。

刘彦完全明白了以纪昌为首一些人的出发点和想法,就是纪昌等人压不住军方。他今天不会立刻拍板,但决定往后立场应该往文官集团那一边移动一下,也真的是应该让国家能够用两条腿来走路。

第919章 躁动就对了

刘彦对于国家的民政该怎么搞其实是心里没底的。

比如说刘彦想要直接拿后世的发展路线来整,基础没那个基础,官员陷入懵圈状态,百姓更加适应不了,乱套是属于必然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一个的发展路线,不会存在什么完美的发展路线。

自建立势力以来,经刘彦之手的民政屈指可数,影响最大也是作用无限的自然是搞合作公社,不但支撑起了汉部时期的生产,也在汉国初建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不过合作公社的作用也仅是适合发展初期,想要走入正轨,合作公社就会成为负担,乃至于是完全的倒退。

当前合作公社自然是被取消。

刘彦搞出来的另一个民政倒是还在执行,那便是屯田兵团。

从一开始屯田兵团的存在就是为了支应军队的后勤,也就不能只看“屯田”这两个字,他们不但要种田,还要进入各种作坊进行劳动,甚至在矿产上面也出了大力。

国家越来越正规之后,屯田兵团是被刘彦从军方系统划到了少府,对此军方曾经挣扎过,但是并没有什么鸟用。

刘彦制定下的军方制度,将军无法长期指挥一个军团,甚至中郎将、校尉、军侯也是会定期调动,杜绝了某支军团成为某个谁私兵的最便利操作空间。

最为重要的是,刘彦还搞出了入伍时必须宣誓效忠天子的流程。

不要小瞧誓言的威力,古时候的人们对于发誓是持认真的情绪,就是到近现代宣誓效忠也还有着很强的约束,纳粹德国和小日本战败之后那么多人自杀不全是心生绝望,其实也有为宣誓效忠对象尽最后忠诚的意思。

屯田兵团对于汉国来说一直是很重要的一个机构,他们的人员来源,一开始是预备役兵源,后面逐渐转变为主要以降兵为主,再配以军队轻度伤残退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