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宗会去找相关人员先做好前提准备,后面会有鸿胪馆的官员乘船出海前往卡拉巴拉斯,找到该国的国王,将“改名书”甩到他脸上。
不过,卡拉巴拉斯的国王似乎是正在前来汉国本土的某艘船上?
刘彦是浑然不知道自己一时口误引发了什么,问纪昌和徐正:“笈多王朝寿终正寝了,‘五国同盟’是个什么章程?”
纪昌看向了徐正,示意军事方面的事情还是徐正这位军方大佬来说。
“太尉署的商讨结果是‘五国同盟’可以先保留着。”徐正说话的时候眼睛是看着刘彦,手却是一直对冉闵做往下压的动作:“陛下,咱们需要这个‘五国同盟’。”
刘彦“唔……”了一声,无所谓地点点头表示认可。
让“五国同盟”继续存在下去,可以不刺激波斯萨珊,也能维持着那个名头在阿三大陆包括中亚和西亚搞事。
第899章 南方人吃你家大米了?
细数一下历朝历代,动员方面最能做到极致的仅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
秦国变成秦帝国之后,只有秦地因为享受着过去的变法成果,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保证着动员能力的基础,其余扩张的版图是随着越晚打下来动员能力和管理起来越差。
诸夏的朝代人口一直是比周边要多得多,但人口多不代表战争潜力高,甚至国力都根本无法动用百分之三十以上。
明末人口大约是五千万到六千万的样子,但是能够称为明军的部队从来都没有超过百万,有相关数据显示为八十万,但其实这个数据非常虚,甚至只是数据,那个时候军队早就没有战斗力,真正有战斗力是将领们所谓的“家丁”。
依照明末的经济实力,中枢能收到的款项占商业总产值的不到百分之六。因此真是难为明中枢能将国家的架子一直撑着,还是在内忧外患的现状下维持着国家运作。
“从现在起,就需要准备打大仗和硬仗。”刘彦需要留点心,说不准哪天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和沙普尔二世一块抽风,联合更多国家和汉国过不去:“大汉永远不会发生马放南山的荒唐事,乡社练兵不能绝对停!”
这话刘彦是一直在重复,武官听着很带劲,文官也知道事关国防无小事的道理。
他们这一代人历经了最为黑暗的时刻,谁都清楚军事实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