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的同伴也七嘴八舌地说着话,就是没人光说话不干活,一般就是讲某个谁发达了,后面免不了又扯到那些西域女人,还有关于谁被赏赐新长安住宅的事。
“这是俺见过最漂亮也是最气派的地方了。”黄力瞧着很壮实,人看上去也挺憨厚,咧嘴笑着说:“要是能住这样的城,都是福气人。”
刘彦和纪昌就在不远处,那些人讲话也没刻意压低声音,自然是听到了。
其它地方是不知道,新旧长安这边对于出西域能有那样的回报是感到吃惊和羡慕,不少人就等着自己的工期结束,前一脚离开,后一脚就回家与家人协商,也是回家做好准备,也要去西域。
刘彦所处的位置太高,对于民间的事情也就是知道个大概。
纪昌所处的位置也是顶尖的那一层,民间的事情肯定是知道,亲耳去听谈论有更直接的印象。
“西北旱情严重,百姓却是关注西域所得。”纪昌脸上带着笑容:“是一件好事啊!”
出事了,然后有其他事去吸引百姓的注意力,偏偏那件事情还是好事,特殊时期这样的社会舆论胜过千军万马。
刘彦四处看了几眼,看已经完工的和还没有完工的,一座新的城市正在逐渐成型。
旧长安的拆除还在继续,新长安的建设也是热火朝天,不算徭役的数量,可是提供了七十万以上的工作岗位。
新长安的建设不止是提供了工作岗位,还带动了各种产业。比如需要砖石,那肯定是需要制造砖石的作坊,官方作坊没有一口气全包了,是分润民间作坊,那么必然是使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人在赚钱的同时又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砖石仅是其中的一项,新长安是从无到有的建设,需要的种类多不胜数,有需要就会产生提供,形成各种各样的产业链,每个产业链都能提供就业的机会。
没有人比刘彦更加知道新长安的建设意味着什么,不单单是一座帝都从无到有的拔地而起,还有那些源于需要得到助推力的产业。他可以相信一点,建设新长安培养起来的产业,只要不被打断的话,必然是会形成基础工业。
“也许……大汉工业集中化,会出现在关中。”刘彦没去在意纪昌听懂了没有,抬起手臂指向四周:“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我们所看见的任何事物后面都有劳动者。”
纪昌还真就没听懂刘彦的深层含义。他知道手工业,也明白手工业是何等的存在,对于建设长安城养活那么多人也是欣喜的态度,可是他更出现了忧虑,比如手工业的发达会不会影响到农业。
“农业?”刘彦不得不承认纪昌的忧虑不是在无的放矢:“那就需要一个调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