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页

慕容恪眉头挑了挑,他早就想到了这个,但依然觉得不妥。

汉国现在的崛起劲头非常之猛,若仅是在中原那块旮旯地方称王称霸其实影响力的辐射还是有限,问题是半岛区域的高句丽、百济、新罗先后投靠汉国,使汉国的影响力辐射了出去,于东北各民族也有着莫大的名声。

东北各国和各势力先后被慕容燕国攻灭,要是慕容燕国一直保持强盛也就罢了,东北各国和各势力有心反抗也无法借到外力,但现在不是汉国在入侵,且汉国在东北也有了很强的影响力吗?

“本公……”慕容恪深吸一口气,吐出去后接着说:“比较担忧的是濡水,还有北线。”

说起来,因为消息传递需要时间,拓跋什翼健反水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慕容恪这边来,连带汉军已经逼近到龙城二百里的消息也是一样没传过来。

慕容恪有理由去担忧濡水,慕容鲜卑不止一次想要使濡水成为一条无法同行的水系,什么铁索连江,什么沉船制造人工礁石,做起来的难度却比他们想象中要大。

不开玩笑,以现如今的工艺阻断河流真的非常困难,需要考虑到的不止是资源和劳力,一些技术没有掌握也只能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慕容燕国有掌握冶炼技术,国内工匠的数量也不算少,但是他们的工匠还需要对全国全军的军械负责,划拉出人手来打造铁链就等于有一些军械的打造必然需要停止。

再来说慕容燕国的船只建造,他们从想要建设造船基地伊始就是一直被汉军盯着侵袭和破坏的状态,就算是打造出了船只,可打造好船只总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试航,少有船只能够活到完成试航,绝大多数是刚一出船坞就引来汉军舰船,结果是努力了那么多年才建起一支规模四十来艘大小战船的水师。

人力所未能及的前提下,慕容燕国知道那些连通渤海的水系是大威胁,人力制造断掉航道困难重重,最后仅是搞起了建造水坝,水坝工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用一次就没了的约束下,肯定是要在紧急时刻才会掘坝。

“北线?”刘翔困惑地说:“拓跋一族被汉王逼迫除国,原代王必是恨汉王入骨……”

在绝大多数的人看来,拓跋代国是被汉国逼得放弃地盘远窜,拓跋什翼健带着残部投奔慕容燕国,那么天然上拓跋鲜卑和慕容燕国就该站在共同的立场来针对汉国。

有了共同的敌人,再加上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合起来也不是汉国的对手,先有拓跋一族撤往鲜卑草原,后面慕容一族也打算举国迁徙,已经约好接下来共同对付柔然和东高车,怎么都算是紧密的盟友了吧?

“汉国太强了!”慕容恪满满都是忌惮,严肃地说:“不止是汉国先后横扫各国,本公说的强,是指汉王刘彦对疆土无休止的野心。”

作为一个自小学习儒学而后成为大儒的刘翔,他对于刘彦的态度非常复杂,多少次崇拜刘彦可以横扫异族恢复汉家的统治地位,但又对刘彦对待各族的态度并不赞成,尤其是排斥刘彦的穷兵黩武。

在刘翔看来,汉家恢复统治地位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不止是汉家苗裔的地位不再是野兽不如,现实一些的是他们这些人得到了主子更多的尊重。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