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不用汉国这边多么地去挑动或是鼓动,张祚和张天锡在张重华被俘之后就会有自己的行动。
有汉军即将入侵,张祚和张天锡还敢妄动?他们的想法其实比较实际,恰恰就是有汉军要入侵,才应该尽快夺取那张王座。
张氏凉国的嫡长子张耀灵没有被事先立为太子,年纪也实在是太小了,母族还不是强大到可以一举影响国家走势的那种,国家遭遇艰难时刻,由这么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当凉王,是一件好事吗?
张祚有一名心腹叫赵长,赵长是张重华所封的右司马,这位右司马可是给张祚办成了一件大事。
大概是在两个月前,张重华被俘的消息刚刚确认,赵长就开始进行运作,拉拢收买朝中的文武,又制作张重华的假诏书,配合张祚调遣回朝的两万大军,一举拿出那份假诏书进行宣读。
假诏书只有一个核心的意思,就是如果张重华出现什么意外,任命张祚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抚军大将军,辅佐朝政。
没有一步到位是赵长与张祚商定之后的意思,大概就是觉得多少是该留点脸面,不能将事情做得太难看,应该先掌握大局,等待后面水到渠成的时候再登基为王。
“根据那些投靠的世家传来的信报,张天锡并不承认遗令,另有张瓘、张邕等人拒绝承认。”谢安多少是带着一些可惜,说道:“只是他们保持相当的克制力,没有引兵攻击张祚以及所属。”
冰雪化开了,看近期都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再等个十天半个月路面该是要变得坚硬,那个时候就是汉军大举入侵张氏凉国之时。
“金城由张冲作为守将,城内大约有三万凉国的边军,另有从四周征募的士卒接近五万。”钟兴是前沿指挥,收集敌军情报属于必然:“副将是易揣。”
每个国家都会将自己的军队划分级别,中央军当然是属于装备最华丽的那一梯次,但是最能打的绝对是边军,一些临时征召青壮成军的部队则是最弱。
张氏凉国与被灭的东晋小朝廷一样是世家政治,差别就是在于张氏本身就是西凉最强的世家,不像司马氏那样主弱臣强。
因为一样都是世家政治,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其实都是出身于各个大大小小的家族,能够成为一方军队主事阶层基本都是大家族子弟。
谢安很清楚世家政治是个什么状况,也就问:“可有敌将暗通款曲?”
“将主所料不差。”钟兴比较嘲弄地说:“除开一些将校,金城副将已经暗中投靠大汉,承诺我军一到便会里应外合。”
战争还没有爆发,敌国却有重要将领事先投靠,除开张氏凉国前景看着不妙之外,离不开汉国表现出来的强大,尽管敌将暗中投靠对汉国是好事,可对于反骨仔该看不起还是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