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页

刘彦对于生孩子可以得到土地奖励极度赞成,甚至都想好了该将什么区域的土地奖励出去。按照他的想法,奖励政策的附属品很重要,例如所奖励的土地是在边地,然后该家庭原有土地可以置换,置换的时候在原持有基础上进行增加。

汉国注定会是一个进攻开拓型的国家,人口绝不能像是历朝历代那样大部分集中于中原,应该得到更合理的分布。考虑到故乡难离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完全以温和手段根本就办不到,完全的强迫又会走上曾经汉帝国的覆辙,那么只能是半诱惑半强迫并行。

“丞相啊……”刘彦语重心长地说:“非是寡人吝啬,不愿分田于民,乃是不得不如此。”

纪昌愣神了。

的确不是刘彦吝啬,是一旦采取类似于汉初的均田策略,人人有田之后会使百姓更加不愿意向外搬迁。

对于刘彦最重要的是,以军功获得土地,将会不断诱惑有勇力保持足够旺盛的进取精神,符合他至少成为世界岛岛主的目标。

现在汉国没有土地的百姓占了大概六成左右,他们皆是租赁国家的土地来进行耕作,哪怕是这样国家依然有大批荒地,只能是用奴隶来开辟荒地变成良田。

得说一句天大的实话,汉国大部分的奴隶来源是战俘,又以胡人占了绝大多数,而胡人根本不懂农耕,劳作效率低得惊人。

没有办法使用奴隶进行大规模的农耕,已经逼得丞相府挑出区域规划牧场,培养战马为主要目的,牧牛和牧羊只能说是顺带。

汉军南下不是灭了东晋小朝廷吗?晋军投降之后,除了水军士卒在收编计划,晋军中的陆军成了国有农庄最大的劳力来源,另外就是那些坚持抵抗的大族、豪强、世家也是国有农庄劳动力之一。

在对待反抗的大族、豪强、世家上面,汉国采取的是只诛首恶,余下贬为奴隶。反抗者的直系亲属三代为奴,胁从一世为奴,其后为国家平民,六代之内不得为官。

对反抗汉国统治的那些人采取严苛,主要是进行震慑,后续效果上面非常有用,至少主持南方清剿战事的桓温是那么上报的。

距离纪昌特意找刘彦的六天之后,又一次的大朝会如期举行。

“征北序列已经兵临晋阳城下。北路的苻洪所部,他们大肆劫掠之后向北地逃窜,李坛派出第二骑兵军团进行尾随追击。”徐正这个太尉说话的声音很洪亮:“王上,另有消息称,石虎有放弃定襄的迹象。”

参与大朝会的官员众多,很多大事就是在大朝会上面进行通报,所以身在中枢那些没有官职在身的高阶贵族也必须参加。只不过,开创阶段的汉国,贵族不存在闲人,全部都是有官职在身。

石羯赵国的国策早被汉国得知,就是石虎公开讲话,不在意地盘得失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