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已经暂时压下攻击邺城或襄国的念头,那是后面又与纪昌等人详谈了一次,利弊之类的事情该说完已经说完,只是看了一下徐正没有搭那个腔。
徐正没有多余的心思,他纯粹就是没话找话说,又汇报了一些情况就告辞离去。
【泰安等人的想法不能说有错,确实是需要大国气象,至少是展现出无可置疑的军威。能在濮阳战场重创乃至于是歼灭石碣主力,邺城和襄国,乃至于是大半个中原都能够轻易攻取。】刘彦缓缓站起来,他刚要出去走走,人到帐帘边上却是外面传来纪昌求见的请示,不得又回到主位,看着进来的纪昌,问道:“泰安风风火火是为了哪般?”
“安石攻克荥阳了。”纪昌难得是一副笑脸的模样,喜悦地说:“这样一来就断绝了石虎撤往洛阳方向的可能性。”
也难怪纪昌高兴,汉军的舰队正在大举从黄河东边向西面行进,目的当然是要封锁住石虎的退路,谢安攻克位于濮阳战场西面的重镇荥阳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
“荥阳……不是有麻秋率领数万赵军把守吗?”刘彦还是知道荥阳的具体是什么情况的,惊奇地问:“谢安是怎么用这么短的时间拿下的?”
是怎么拿下的并不重要,不过纪昌对谢安可是异常赏识,详细讲一下也就有必要,至少是该让刘彦了解谢安的军事才能。
刘彦对谢安的认知是来自于史书的印象,要说赏识那是一定的事情,没有想到的是年纪轻轻的谢安就有了那么高的军事才能,毕竟历史上谢安主持“淝水之战”的时候已经六十二岁,现在的谢安才二十五岁。
“麻秋……”刘彦也知道麻秋这个人,他略略感到好笑地想:【历史上麻秋就是一个“名将制造机”,是用麻秋的惨败来承托别人的强大,没想到这一次不是谢艾用麻秋来刷战绩,是谢安。】
另一边的纪昌还在兴奋地谈战局的发展,他的意见是包围圈等待舰队到来就会形成,接下来汉军最应该攻取的地方就只有一个,那地方叫棘津!
第434章 关键在棘津
谢安攻克荥阳对于战局的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失去荥阳的石虎本部没有了退却前往西部的道路,那么石虎哪怕是要退却也不可能是向南或向东,该是向着还在石碣赵国控制范围的北部。
“棘津有七处桥梁,其中三座是在昭宣(就是刘病已)时期修建,一直用到当今,另外四座是临时搭建的浮桥。”纪昌是走到悬挂山川舆图的架子旁边,指着地图在进行详解:“四座浮桥可以用火轻易烧掉,以石头为主要结构的桥梁破坏起来难度颇大。若是想要切断石虎向北的退路,只能是强攻夺取再牢牢控制。”
刘彦需要知道的是,那三座在昭宣修建的桥梁能不能让战船通过,能通过的话又该是什么样的战船。
“臣等收集了不少资料,过问了亲眼看过桥梁的原石碣官员和军方斥候。”纪昌一直在点头,有些庆幸地说:“三座桥梁都是石孔桥,可能是考虑到楼船通航问题,修建之初中间的几个孔洞高度设计是接近三丈。”
曾经的西汉十分重视利用水系,那是汉孝武皇帝攻击南方所产生的思想觉悟,灭掉南方那些国家之后的西汉军队并没有立刻就将舟船的重要性丢到一旁,甚至是随着进攻箕子朝鲜对水军的使用更加看重舟船的军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