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页

十二卫是府兵制的根本,出发点是每一个州都有一支常备部队,兵源来自于国家均田的产物,不过随着李唐的再次改革十二卫算是瓦解,开始以节度使制度替代。

英灵卫和炎黄卫听着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其实英灵卫大多是军中残疾军士退伍安置的士卒,炎黄卫虽然是择优而选但数量仅有一千。

广场之上,分成两排持戟而立的军士,他们身上的战袍制式与其余袍泽并没有什么区别,是在甲胄上才显示出不同。

孙绰等一些带着明显浪漫文人思维的人是在观察广场上的景物,另外一些人看的可就不是景色了。

汉军的甲胄大规模采取与西汉和东汉一致的铁甲,就是那种甲片相镶的扎甲,部分的精锐如虎贲军会使用与隋唐时期相同的明光铠,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甲胄。

胸甲这一产物已经出现在汉军,如其名就是胸前一块铁板,余下部位以锁子套环为主,仅是在一些关节部位再加上必要的皮革,使得整套甲胄看上去无比的简洁。一身贴身的甲胄,再配合着士卒挺拔的身躯和强壮的身材,自是有一股英武之气。

“这个是……什么祭祀场地吧?”王羲之也算是浪漫文人之一,他一时间没有想到更多的事情,亦是没有注意到脸色已经铁青的庾翼,对着孙绰说:“看其余正在清场的地势,汉国这是要大肆建设呢。”

庾翼能不脸色铁青吗?他与浪漫文人不同的是,脑子虽然都聪明,可是浪漫文人总是不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在正确的地方,比如说政治上面。

三皇五帝可不是谁都能随意祭奠,同时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地方都能供奉三皇五帝,就好像定陶那边最大的祭奠场所会是用来供奉舜的殿御。

政治值高的人,意识来到的是什么地方已经开始在嘴唇哆嗦,他们毫无例外都是饱读诗书祖上亦是世代为官的人,很清楚炎黄庙所代表的政治意义。

炎黄庙其实有很多的称呼,有称黄帝庙、轩辕庙、黄帝陵,也有称炎帝庙的,更有称炎黄陵园的,但没有例外就是炎黄苗裔用来祭奠民族始祖。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恐怕最重要的莫过于自己共同的出处,知晓有着共同的祖先与骄傲,那便是归属感产生的起点。

祭奠民族始祖在任何时候都是大事,与祭天的权力相同,那是正朔才能干的事情,除此谁敢祭祀都是在挑战权威,而正朔从来都不能多,只能有一个。

王简发现来到的是什么地方后,他先是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随后大喜地说慕容俊说:“此间之事终,便是汉国与晋国势不两立之开始。”

慕容俊听过一脸的懵逼,大感意外地问:“怎么说?”

“司马氏一直自持正朔,他们掌握着唯一的‘封建’大权。”王简幸灾乐祸地看向长江以南来的那些人,说道:“世子,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那是汉国刘氏是在向晋国司马氏发出挑战,哪能会不成为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