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押解粮食的田朔回来之后很是吹嘘了一番,是见到了青州各郡的一些高层人物,认为见识到了大场面。

“不见不知晓,前去广固城的人之中,主事的晋人占了六成。”田朔说出了一个实情:“六成之中,属于东莱书院那边出身的人又占了至少一半!”

刘彦现在对那个什么东莱书院的感官早就变成了负面。固然是东莱书院对他的态度上,更多的是怀疑接受这么一个书院的效力是好处多一些,或是危害多一些。

东莱书院的那些人,他们会互通消息,等于是接纳东莱书院的人就等于会暴露很多秘密。谁又清楚汉部在某天会不会碰上有敌军来攻,结果是汉部的兵力、布防情况等等早被对方知晓?

因为心存顾虑,也是一种心气使然,刘彦并不打算再去寻求东莱书院的效力,他不能为了一些可能的便利,让整个汉部处于可能爆发的危险之中。

关于广固城所发生的那些事情不过是一个插曲,汉部有条不絮地按照定下的计划在运行,有内部的整军,有各家族派来人手,自然更有汉部牵头长广郡的那些大家族准备对东牟郡的攻略。

“出多少力气,得到多少回报。”吕泰就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长久以来便是如此,但他此刻脸上却是挂着淡淡的笑容:“我们所采取的方式得到各家的认可。”

人口超过三万的李家与王家,两家各自出了两千人,担负一定的粮秣,他们的武装会保持一定的自主性,但总体来讲还是听从汉部的指挥。

要不是情况特殊,没人会接受自己治下存在这种特殊的家族存在,但刘彦知道这已经非常好,以往的那些郡守压根就无法做到这一步,他能让李家和王家合作还是因为对待晋人看重的份上。

蒲家那边出了一千人,只是没有准备辎重或是粮秣。一开始他们是要求待遇与李家、王家无二般,李纯与王校没有什么意见,但刘彦这里蒲家通不过。

开的什么玩笑!?对于刘彦来讲,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回报才是真理,汉部都参与到这个游戏规则,蒲家想要破坏规则,谁给他们这样的底气!

蒲家在刘彦反对后还强硬过那么一小段时间,等待纪昌带着他们去看一下那些造出来的攻城器械,再去看看正在操练的部队(当时是部族武装)。最后蒲家愉快地表示,决定还是按照规则来。

非青黄不接的时节中,按照后赵朝廷的规定,刘彦无法行使郡守的权力,既是向治理下的各个家族下达聚拢兵力的命令(就食令),攻打东牟郡的事情也绝无可能大事宣扬,一切只能是偷偷摸摸的来。

多方有了共同的目标,于一些不明真相的家族看来就有些心惊肉跳了,他们只看到强大的家族在非必要的时候都听从刘彦的命令,心虚之下哪敢给汉部找什么不痛快。

因为是多方合作,肯定是需要时间来进行磨合,培养互相之间的默契和信任感,又是将入侵东牟郡的事宜一再推敲和完善,今年肯定是别想有什么实际的入侵行动。

“地方之上有能人啊!”刘彦说的是李纯和王校那两个大族:“听闻,两家还只是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