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页

袁惟泰又是下跪又是磕头,把姿态放的很低,礼节已经做足。

照理说大明朝廷并没有规定下官见到上峰一定要下跪参拜。但在官场中已经形成了一股风气。

尤其是到了明末这股风气达到鼎盛。

知县见到知府要下跪,知府见到巡抚要下跪,总兵见到总督要下跪。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跪,做那海笔架。但要是因此被穿小鞋算计那就怨不得别人了。

张肯堂放下手中茶盏,抬了抬手道:“袁知府太客气了。本抚来的突然,你不知情也无碍的。”

张肯堂是典型的儒官,虽然已经年近五十,但因为保养得当,看起来和四十出头也没有什么分别。

他体态修长,面如冠玉,下颌的山羊胡修剪的极为整齐。

远远望去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袁惟泰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恭敬道:“下官谢抚台大人体恤。”

他此前从未与张肯堂打过交道,不知道这位上官的脾气秉性如何,自然不敢把张肯堂方才说过的话作真。

万一张大人只是为了面子随便说说呢?

袁惟泰自认为没有接待好张肯堂,急于弥补,便笑着问道:“巡抚大人一路舟船劳顿,下官想在蓬莱阁设宴为巡抚大人接风洗尘,还望大人能够赏脸赴宴。”

袁惟泰口中的蓬莱阁并不是建于宋嘉佑六年的蓬莱仙阁,而是登州城中的一座酒楼。

不过这座酒楼与蓬莱仙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高。

这座酒楼足足有五层高,是登州城中最高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