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8页

对此,朝野并不意外。

毕竟这双方的势力着实都不小,一方是以肃王赵弘润为首,且又有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贵族支持;而另外一方则是以庆王赵弘信为首,有户牖侯孙牟、苑陵侯酆叔、万隆侯赵建、高阳侯姜丹、平城侯李阳、曲梁侯司马颂、匡城侯季雁等诸多国内贵族鼎力支持。

这两股势力若是对撕起来,可想而知会使魏国出现这样的动荡。

因此,魏天子出面干涉安抚双方这是必然的。

相比较此事,朝野更加关注“河东四令”,不,应该是“河东五令”的职构,毕竟“军政分离”的概念在此时还是极为新颖的。

因为在魏国国内,县令是一县的长官,县尉是佐官,需听从前者的命令;而在“河东四令”这边,县令主抓县内,县尉负责操练士卒,两者属于平级关系。

对此,朝野议论纷纷,有的支持、有的反对。

但不管怎样,垂拱殿既然已下达了诏令,无论某些人支持或者反对,都不能影响这道政令。

于是,有些人便着眼于分析“河东五令”的职权比重。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县当中,只有“汾阴”与“蒲坂”两县设“将军”,其余三县皆“设尉”,这就不难猜测,日后的河西攻略甚至是河套攻略,必定是围绕着“汾阴军”与“蒲坂军”这两支军队的——看看这两支军队的统帅就明白了,临洮君魏忌与砀山军副将闻封。

前者是曾经统帅过十几万、二十几万军队的陇西魏氏名将,而后者,亦是“鸩虎”司马安的副将,人称“小鸩虎”的闻封。

而从中亦隐隐透露出一种讯息:临洮魏氏的家主,临洮君魏忌,以及砀山军,居然是倾向于肃王赵弘润?

尽管临洮君魏忌与砀山军对此均没有表态,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肃王赵弘润如此看重汾阴、蒲坂两地,岂会让不相干人的统领这两支军队?

不过对此,哪怕是此番彻底已与肃王党撕破脸皮的苑陵侯酆叔等国内大贵族势力,亦未曾表露反对意见——毕竟他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兵权?

不不不,似苑陵侯酆叔等国内的大贵族,他们倒不至于为了兵权而与肃王赵弘润为敌,对他们来说,日后的“解县军”,只不过是他们将手伸到河西的一个名目——有了这支军队护身,日后他们自然可以顺利正常地抢掠河西羌胡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