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页

而在陶邑之中,当听到了齐赵联军来袭的消息之后,整个陶邑之中的所有魏国人一下子都变得人心惶惶了起来。

在某些官员府邸的密室之中,时不时可以见到此间主人和几名十分交好的官员在低声的讨论着这件事情。

“汝等听说了在这几天来城中四处流传的那些流言了吗?”

“什么样的流言?”

“汝等还不知道?这一次赵国大王都已经宣布了,之所以出兵就是为了诛杀段干子这个忤逆奸贼,其他的人只要能够愿意弃暗投明的话,那么就会通通既往不咎!”

这番话一说出来,其他的几个人立刻就好像找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一下子都活跃了起来。

“赵王当真做出过这样的承诺?”

“废话,现在整个陶邑城之中早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这种事情还能有假?”

“如此说来的话,若是吾等先保持一下中立,等到赵军进入陶邑的时候再主动向赵国投诚,岂不是就能够逃过这一次的杀身之祸了?”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一旦被段干子发现吾等的意图,恐怕也不会放过吾等。”

“管他呢,现在的情况还看不清楚吗?段干子的手中只有这几万兵力,如何面对其余六国的共同攻击?他已经是必败无疑,难道吾等还要陪他共赴黄泉不成?”

这番话一说出来,其他的人立刻就没有了声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而像这样的对话,在此时此刻的陶邑城中的许多地方,正在不停的重复上演着。

而在魏国陶邑王宫之中,则是另外一番情景。

“母后、母后!”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呼唤之声,一名身着华服的十岁少年犹如一阵旋风一般冲入了魏国王后的宫殿之中。

身着孝服、正坐在宫殿之中的王后显然被吓了一跳:“增儿,到底发生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