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页

这让同样身为胡人一员的义渠胜感到十分的不爽。

“胡人?”李牧哈哈一笑,十分严肃的对着义渠胜说道:“孔子有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现在这些人都是赵国之子民,既然是赵国子民,那么理当以加入具装甲骑兵而自豪!”

义渠胜闷闷的翻了一个白眼,道:“别以为我义渠胜没有在咸阳念过书,你李牧什么时候信了儒家?”

李牧耸了耸肩膀,道:“不,吾只是觉得用这句话来反驳汝很有道理。”

义渠胜:“……”

事实上义渠胜并不知道的是,这句话其实是赵丹说给李牧听的。

吃了没文化亏的义渠胜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和李牧纠缠,而是开口问道:“你今天叫本王前来,究竟有什么事情?”

李牧哼了一声,道:“不要在本将军面前摆汝那个胡王的破架子,不入中国不修礼仪,说话你你我我的如此粗野,可耻!”

义渠胜摇了摇头,道:“嘿,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中原人的企图,当年我们也是被秦国人统治过的。你们无非就是想要用文字和习俗同化我们,让我们在几代人之后彻底的忘记了义渠人的身份,成为你们中原人的一份子,对吧?如果我真的修了你们的什么礼仪,那么义渠国就真的是大祸临头了!”

李牧十分惊讶的看了面前的义渠胜一眼,显然根本没有想到在自己心目之中五大三粗脑子一根筋的义渠胜竟然能够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来。

作为赵国北方经略使,李牧的职责虽然是主掌军务,但是由于赵国北方七郡的特殊性,所以对于胡人子民的教化同样也是李牧的范围所在。

赵国想要称霸华夏乃至未来继续向北扩张领土到草原之上,这些胡人子民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

但养虎为患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所以必须将这些胡人子民慢慢的教化,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赵国人”这个身份。

对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胡人子民来说,什么圣王文教那就是扯犊子的东西,让一群从小就骑马射箭的孩子去提笔写字之乎者也,这不是扯淡吗?

那该怎么办?

其实早在赵武灵王时期,这位雄才大略、堪称前无古人的赵国君王就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