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可以用非常简单的两句话来解释这番话。

君主:“小法,咬他!”

法家大臣:“嗷呜!”(猛扑而上)

……

法家大臣,本就是国君的应声虫,本来就是唯君是从的忠犬、恶犬!

这就是为何“自古法家出酷吏”的原因。

有这样的一群忠犬,在平时其实是一件好事。

正是因为有了这群忠犬,所以秦王稷才能够将偌大的整个秦国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够真正的将秦王稷的每一个命令贯彻到基层,才能够将秦国的战争潜力给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但如果一整个朝廷都只是君王的忠犬,这时候麻烦也就来了。

要狗咬人,那狗当然是能咬的,但是如果问狗要主意,这狗能有主意吗?

秦王稷现在就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

满殿的法家大臣,却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替秦王稷出点主意。

当然了,这并不代表着法家就是一群完全没有主意的人了。

事实上,法家也同样不乏一些非常喜欢出主意的人。

比如说秦国变法的主持者法家先驱商鞅就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然后商鞅最终的结局是被车裂而死。

又比如说历史上西汉景帝之时的著名法家大臣晁错,晁错就曾经给汉景帝出了一个叫做削藩的主意,然后有了七国之乱,再然后晁错就被腰斩弃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