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在这种危急时刻,魏国内部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以年轻的信陵君为首,力主抵抗到底,认为大梁城防坚固秦军根本无法攻破,只要据城而守秦军久攻不下必然撤退。

而另外一派则以这个段干子为首,力主向秦国割地求和。

当时被赵惠文王派来大梁的赵国客卿苏代还因此而劝谏过魏王圉,说:“夫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认为这种割地求和的做法除了让魏国走向灭亡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然而已经被秦军的残暴和强大彻底震慑住的魏王圉最终并没采纳信陵君和苏代的说法,而是选择了以段干子为求和使者去和秦国人和谈。

最终段干子的出使以魏国割让南阳给秦国作为代价换取了秦国的退兵,原本只不过是一名普通将军的段干子也因议和有功而被魏王圉封为下大夫。

在随后的时间里,段干子似乎尝到了甜头,只要秦国和魏国发生战争,那么这个段干子肯定是魏国群臣之中叫嚷着割地求和叫得最凶的那一个。

对于那些个坚决主张抗秦的魏国大臣来说,段干子这个家伙,就是一个只会一心出卖魏国利益而为自己谋求官位的混账东西、卖国贼!

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就非常看不惯段干子这个家伙,屡次在自己王兄魏王圉的面前谏言,希望魏王圉能够把段干子赶出魏国。

然而沉迷于龙阳君美男色的魏王圉似乎已经真的被秦国人给打怕了,他不但没有因此而赶走段干子,反而因为段干子的屡次出使求和成功而对段干子越发的信任。

于是这么多年秦魏之间一仗仗打下来,秦国的地越打越多,魏国的地是越割越少,段干子出使秦国的次数也同样是越来越多,然后他的爵位还越来越高,一步步的从下大夫升到了现在的上大夫,眼瞅着马上就要摸到公卿的边缘了。

你说这事气人不气人?

但就连信陵君都扳不倒这个段干子,其他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那些个心怀正气和爱国之心的大臣们,还真是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段干子天天在自己的面前耀武扬威而无可奈何。

不过弄是弄不倒你,但是我编排一下你、讽刺一下你总可以吧?于是段干子慢慢的就有了很多外号,像什么“跪秦子”、“魏贼”、“段秦子”之类的外号是层出不穷,但最著名的则当然要数——“秦犬”。

秦国良犬者,段干子也。

既然是秦国的狗,那么段干子这个时候跳出来反驳秦国的敌人赵国,那简直就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