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得破口大骂的同时,鬼子六心里也无比后悔没能在天津城里留下一支靠得住的汉人军队,帮着自己镇压同族叛乱。可是后悔已经太晚了,很快的,不但东城那边的火势越来越大,喧哗声越来越激烈,西城方向也同样升起火头,传来了火枪声音,鬼子六再派人细一查问,又无比震惊的得知,又有一个同为满清禁军的神机营佐领率众叛乱,带着部下和许多从京城来的八旗满人在西城一带四处放火,还试图冲击城门,迎接吴军进城。
还没来得及和陈国瑞取得联系,不知道城外战情其实十分有利于清军,面对着城里的接连叛乱,不懂军事的鬼子六当然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问计于属下时,同样不懂打仗的工部尚书倭仁则出了一个馊主意,道:“王爷,应该马上向陈国瑞陈军门求援,请他马上派一支靠得住的军队回来帮我们镇压叛乱,干掉那些造反作乱的旗人叛徒。”
再是如何不懂打仗,鬼子六却也多少明白一些军心士气的重要性,有些担心这么做会影响到前锋军队的士气,可是考虑到天津城里已经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无论如何是瞒不过前线军队,还有天津城内稳定的重要性。鬼子六很快就下定了决心,拍案吼道:“来人,马上派人去陈国瑞和联系,叫他派一支可靠的军队回来平叛!记住,一定要靠得住的军队!”
难题送来清军前线指挥官陈国瑞的路上时,发现城内火起的清军各营已经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好几个原本士气高昂的清军营队都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放缓了攻势,一度被清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吴军则乘机重新稳住了阵脚,有力挡住了清军的进攻,之前被清军击溃的吴军营队也已经在乘机重新整队,陈国瑞急得直跳脚,拼命催促前线军队加快进攻,争取再度撼动吴军阵脚,可是却始终收效不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鬼子六又要求陈国瑞分兵回援天津城内战场的命令送到面前时,陈国瑞当然是连珠叫苦,惨哼说道:“恭王爷,你是要末将的命啊,本来我这里的军心士气就受影响了,这个时候再分兵回城,军心不乱才怪!”
哀号过后,陈国瑞又努力逼迫自己冷静下来,盘算着向鬼子六派来的传令兵问道:“城里有多少叛徒?会不会威胁到恭王府的安全?”
“回陈军门,城里不知道有多少叛徒。”传令兵的痛快回答让陈国瑞气结,又说道:“不过城里已经大乱了,王爷请军门赶快派一支绝对靠得住的军队回去,不然天津城就会有危险!”
“军门,不能分兵啊!”亲信大将陈世忠大急,不顾鬼子六的人就在现场直接说道:“这个时候分兵,我们的军心士气肯定更受影响,不但再没希望正面打败吴贼,说不定还会给吴贼乘势反击的机会啊!”
陈国瑞面沉如水,盘算着迟迟下不定决心,那边鬼子六派来的传令兵见了也是大急,忙又催促道:“陈军门,这可是恭王爷的钧旨,天津城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啊!”
陈国瑞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半晌才叹了口气,睁眼向陈世忠吩咐道:“世忠,带你的本部人马回去。”
“军门,这时候……”
“我知道。”陈国瑞打断部下的争辩,无力地说道:“可天津城更重要,恭王爷的安全更重要,快去吧,这是军令,不得违抗。”
“唉!前功尽弃啊!”
重重挥动马鞭大吼了一句,陈世忠还是乖乖的带着本部的四个营匆匆掉头回城去了,结果看到中军分兵回城,本来就已经士气受挫的清军前线各营当然是一片大哗,不断回头张望天津方向,心里无不揣揣,暗道:“城里出什么事了?又是起火又是分兵回去?是有人叛乱,还是吴贼有奇兵乘机攻城?天津城能不能保得住?天津城如果保不住,我该怎么办?”
夫战者,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原本士气斗志都占上风,形势也相当有利,天津清军打赢这一仗基本上已经是十拿九稳;可是看到天津城里突然起火,天津清军的士气立即受挫,已处衰落状态;这会又看到中军主力临阵分兵回城,天津的士气斗志再不直线坠落就真是没天理了。
也正因为如此,胜利的天平很快又倒向了吴军一边,士气低落的天津清军攻势迅速向着软弱无力的方向发展,逐渐缓过气来的吴军则是乘机发起反击,很快就反过来击溃了一个营的清军方阵,清军士气更受影响,各营阵脚纷纷松动,虽不至于马上就开始出现逃兵,却也纷纷再不敢抱必胜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