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页

英勇的海军陆战兵们原地休整了一个多小时,在此期间,奥匈帝国陆军部队的士兵们陆续搬来了机枪、迫击炮以及轻型步兵炮,作为进攻主导的火力支援。战斗从清晨打到半上午,交战双方似乎都已疲倦,周边的枪炮声听上去稀疏了不少,但这仅仅是一种迷惑人的假象。

伴随着一阵别样的轰鸣声,多艘浅灰色涂装的小型舰艇从东面驶入威尼斯城区水道。它们有的是常见的内河炮舰,有的是近海巡防舰艇,还有的是登陆舰艇,甚至是临时改装的民用船艇——要想攻占威尼斯这样一座城市,光靠飞机、大炮、步兵当然不行。战役还未发起,联军指挥部便从的里雅斯特、埠姆、普拉等海军基地调来尽可能多的登陆舰艇和吃水较浅的轻型炮舰,在奥匈帝国舰队的掩护下开抵威尼斯东岸,将数以千计的联军士兵运至威尼斯城区。

尽管这些舰艇在联军进攻威尼斯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的数量和运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高强度战斗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奥匈帝国军队只好迅速征调多瑙河上的炮舰、巡逻舰前来支援,并向亚得里亚海沿岸居民征募快船、游艇参战。

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联军占领了除主岛等少数几个岛屿之外的大半个威尼斯,付出的代价是阵亡四千有余、受伤六千多人,另有三十艘舰艇战沉,数十艘受创。舰艇船舶的损失,固然有意大利海军夜间突袭的原因,但也跟这些舰艇防御力不强、适应力较差有很大的关系……

联军舰艇渐渐靠近主岛,两军交火骤然升温。水面,炮弹激起的水柱此起彼伏,密集之时宛如狂风暴雨。那些悬挂着奥匈帝国旗帜的炮舰战艇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前行,进占相邻各岛的奥匈帝国军队也以各式武器进行支援。不多久,城区东岸忽地传来了雷霆般的轰响,那便是奥匈帝国引以为傲的重炮部队!

刺耳的尖啸声破空而来,瞬间转化成为刺眼夺目的光亮和地动山摇的震撼。在奥匈帝国炮兵部队的连番轰击下,威尼斯主岛已然成为了“灾难现场”,放眼望去,满目尽是残墙断垣。

重磅炮弹掀起的烟尘久久飘荡在意大利守军的头顶,几栋被炮火引燃的建筑无声地吐着火舌与浓烟。受此压制,威尼斯主岛的守军炮火趋于停息,那些悬挂奥匈帝国旗帜的舰船连忙加速向前冲去。

眼看着它们即将靠岸,残破建筑和瓦砾堆里突然迸射出橘红色的炮焰。在相隔只有三四百米甚至更近的距离上,意大利人的炮弹几乎一打一个准。转眼功夫,便有七、八艘舰船中弹起火,有的迅速倾覆,幸存者只好弃船跳水,有的强行冲岸,继续忍受意军枪炮的洗礼。至于那些未被直接击中的,不管受创与否,都竭尽全力将所载战斗人员送到近岸位置,只待“卸货”完成,便迅速向后撤离。

就在这时,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轰鸣声从东面传来。基本掌握了战场制空权的联军航空部队,以相对分散的小梯队飞临威尼斯,对己方地面部队焰光信号弹指引的攻击目标展开精准轰炸,或是在自由狩猎的过程中找到并攻击守军火力点……

在一个视角不错的观察位置,马奎尔麾下的专职狙击手卡德维尔下士久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炮火纷飞的战场,时不时向他的同僚们做“现场解说”:

“真糟糕,又一艘炮舰被打中了,噢……它爆炸了,像一团礼花那样……”

“登陆的士兵还不到一个连,他们被敌人的机枪压制在了游船码头下面,压根爬不上去,爬上去也是死路一条……”

“噢……又一艘轻型登陆艇被击中了,好在多数士兵都下船了,伤亡应该不会太大,但他们登陆位置离岸边还有三四十米,能躲过敌人机枪和迫击炮坚持到岸边的也许只有一半人,也许连一半都不到……”

马奎尔咳嗽了两声:“难道没有一点好消息可以带给我们吗?”

卡德维尔下士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狙击手,首先得益于他与生俱来的好视力。这个正在王牌狙击手之路上大踏步迈进的爱尔兰青年朝对岸观察了一会儿:“我们的轰炸刚刚摧毁了敌人最有威胁的一个火力点,瞧那爆炸场面,意大利炮手被他们自己的弹药炸飞上天了!”

紧接着,狙击手朝更远处扫视了几眼,声音略微雀跃:“哈!瞧瞧,那是我们的‘突击者’,至少有一个中队!”